倒是比較好理解。為了爭取更大的權力,寧報斌應當希望把碧波建築變現,增加市裡的財政收入,用以其他的地方建設。而趙以達則是該肯定碧波建築以往的貢獻,保住這個土生土長成長起來的企業。交由市委方面控股,也更符合趙以達的利益。但是倆人卻完全提出了相反的意見,這就讓許多人不明白他們倆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了。
對此,石為先倒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在如今黨中央的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局面下,政府的主要職能當然就是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而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錢,國家能夠給予的幫助又實在有限,許多的開支需要地方政府自行解決。如果把碧波建築套現,無疑會讓政府短時間內擁有一筆數額龐大的資金,這對於他這個剛上任代市長,其實是極為有利的。寧報斌架空石為先畢竟有限,石為先在常委會議上始終能控制三票。讓石為先手裡有了資金,對於寧報斌的奪權,肯定是相當不利的。
是以寧報斌才會希望保住碧波建築,由市政府管理的話,企業總需要一個領導。石為先如今最為缺乏的,其實就是中下層官員的基礎,這個在短時間裡很難有較大的改變。所以很明顯,將來控制碧波建築的,顯然不可能是石為先的人,而是他寧報斌的人。
至於趙以達,顯然就是看出了寧報斌的企圖心,自然要削弱他的權柄,而寧願在這個時候給予石為先一些幫助,讓石為先有效的擴大一些權力。畢竟以石為先的基礎,想要跟趙以達爭鋒相對還缺了點兒什麼,但是加強他手中的權力,卻可以極好的遏制住寧報斌的發展。更何況錢是到了市裡的財政收入這一塊,最後怎麼用,用在哪兒,那還不是趙以達這個根基最深的本地派說了算?哪怕他的位置其實不應該過多的干預地方經濟建設。
可以說,兩人各有私心,只是趙以達的建議對於石為先稍稍有利一些。
而石為先,卻有另一種考慮,他既不想被寧報斌架空,也不想被趙以達掌握在手中。沒有權力**是不假,可是既然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就必須要考慮跟自己切身相關的事情。石為先怎麼也不可能願意自己成為政治鬥爭和權力傾軋之間的犧牲品。
碧波建築要不要留?這個問題在石為先的腦子裡是一個不需要回答的問題,一個企業,不管曾經出現過什麼問題,哪怕從今以後它不能為這個城市的經濟建設創造太大的貢獻,只要它還能替市裡解決大量的工作崗位,就一定有必要留著。
石為先所考慮的,並不是經濟建設、財政收入這些大而廣的宏觀層面,而是切切實實的從老百姓的角度考慮。
從表面上看來,碧波建築公司上下接近二百號員工,這段時間因為碧波建築懸而不決的處理方式,導致那些人已經兩個月沒有拿到工資了。當然這些在處理決定下來之後,會予以補發,但是已經不可能是全額補發。碧波建築裡養了不少光拿錢不幹活的蛀蟲,那些都是潤揚上下某些官員的親屬,他們當然不會擔心碧波建築是否存在,事實上這些人已經主動離開了碧波建築另謀高就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人裡,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員不足三十人,這些人想要另找一份工作當然也很容易,有一技之長麼。但是更多的都是各個崗位上不起眼卻踏踏實實在幹活的普通人,這些人沒有太多的專業技能,學歷也不高,想找工作就不會太容易。
而最關鍵的還不在這裡。
一個建築公司,無論它怎麼剋扣手下的工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的確養活了許多工人。這些工人,原先可能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進城之後除了賣力氣什麼也不會,他們不屬於建築,卻更加依賴碧波建築。
石為先查過碧波建築的記錄,至少這些年下來,對於這些工地上的民工,還算是做到了基本的公平,並沒有發生什麼惡意拖欠工錢的事情。因為工程施工中跟政府官員存在不少貓膩,碧波建築很少會將自己的工程二包、三包給那些工頭帶領的工程隊。這也就是說,如果碧波建築真的被分拆拍賣,那麼這些依附於碧波建築靠賣力氣吃飯的民工們,就將面臨真正的失業考驗。他們,才是最難找到工作的人群。
所以,碧波建築必須繼續辦下去,只是,誰來辦這個事情,就需要石為先好生斟酌了。
由市委市政府派人管理是不行的,那樣只會讓管理者成為第二個劉凱,而對碧波建築負責的那個人——至少目前看來這個人將會是寧報斌,他將會成為第二個周偉順。
石為先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把這個原本就該屬於社會的企業,還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