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意維新。”
常用藥:熟地、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腎益精;山藥滋補脾陰,固攝精微;茯苓健脾滲溼;附子、肉桂溫腎助陽。
尿量多而混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金櫻子等益腎收攝;身體睏倦,氣短乏力者,可加黨參、黃芪、黃精補益正氣;陽痿,加巴戟天、淫羊藿、肉蓯蓉;陽虛畏寒者,可酌加鹿茸粉0。5g沖服,以啟動元陽,助全身陽氣之生化。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變,故對於上述各種證型,尤其是對於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或代,及兼見其他瘀血證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丹參、川芎、鬱金、紅花、澤蘭、鬼箭羽、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參、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當歸、赤白芍養血活血,木香行氣導滯,葛根生津止渴)。
消渴容易發生多種併發症,應在治療本病的同時,積極治療併發症。白內障、雀盲、耳聾,主要病機為肝腎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補肝腎,益精補血,可用杞菊地黃丸或明目地黃丸。對於併發瘡毒癰疽者,則治宜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用五味消毒飲。在癰疽的恢復階段,則治療上要重視託毒生肌。併發肺癆、水腫、中風者,則可參考有關章節辨證論治。
【預後轉歸】
消渴病若早期發現,堅持治療,生活飲食規律,預後較好。若失治誤冶,病變累及多個臟腑,病變影響廣泛,未及時醫治或病情嚴重的患者,不僅病情反覆發作,且會日漸加重,併發多種疾患。如肺失滋養,日久可併發肺癆;肝腎虧虛,失去濡養,肝腎精血不能上呈於耳目,則可併發白內障、雀目、耳聾等疾患;若脈絡瘀阻,毒蘊成膿,則發為瘡癤癰疽等。若雖初診而病程較長,已併發多種疾患,預後較差。
【預防調護】
本病生活調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節制飲食具有基礎治療的重要作用。在保證機體合理需要的情況下,應限制糧食、油脂的攝入,忌食糖類,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習慣。戒菸酒、濃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生活起居規律。
【臨證備要】
1。“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斷消渴病情輕重的重要標誌。併發症是影響病情、損傷患者勞動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應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種併發症。
2。不同患者“三多”症狀的顯著程度有較大的個體差別,臨證當注意細心分析辨別。
3。控制飲食,對於本病的治療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少數患者經過嚴格而合理的飲食控制,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醫藥在改善症狀、防治併發症等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
4。現代研究認為瘀血是貫穿糖尿病發病始終的重要病機,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機“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的基礎上,補充“瘀血為患”。血管損害是糖尿病多種併發症的病理基礎,如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腦血管病變、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糖尿病腎病等,其中醫病機以血脈澀滯,瘀血痺阻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併發症的關鍵。對於消渴病的多種併發症,可以辨證施治為主,適當配伍活血化瘀藥物或方劑,以期提高療效。
【醫案舉隅】
沈某,女,54歲,2001年10月16日初診。
今年6月因出現飢餓感、小便有沫,去某醫院檢查發現血糖增高,診為糖尿病,先後用過美吡噠等西藥,血糖未完全控制。目前查餐後2小時血糖9。1mmol/L。體重逐漸下降,視力下降,頭暈頭痛,口苦口乾,寐差,乏力,多飲善飢,肩臂腿膝痠痛,尿渾,大便幹,陰下瘙癢,性情急躁,聲音嘶啞1月餘,苔黃膩,脈細滑。證屬氣陰兩虛,燥熱、溼熱與瘀熱互結,但絡熱血瘀為甚。
處方:桑葉15g,地骨皮20g,玄參12g,天花粉15g,知母10g,炙殭蠶10g,鬼箭羽20g,黃連4g,北沙參12g,麥冬10g,玉米鬚15g,炙水蛭3g,生地黃12g,夜交藤25g,太子參10g。14劑。
10月30日複診:症狀稍有改善,睡眠可,疲乏有所緩解,頭暈頭痛稍緩,尿轉清,大便能解,但仍口乾,多飲,視物模糊,周身痠痛,苔黃膩,脈細滑。
原方去夜交藤、麥冬,加葛根12g,石斛10g,桑寄生12g,14劑。
11月14日再診:症情緩解,無明顯自覺症狀,複查空腹血糖6。6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8。2mmol/L。治療有效,原方繼進。服30劑後病情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