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徐令宜是在玩以退為進的把戲;二來可以把君臣
關係淡化,強調親戚關係;三來可以弱化徐令宜的形象,甚至是弱化徐家的形象——男人以建功立業為衡量
的標準,在這一方面徐令宜無疑是強者。如果這樣一個強者都有無法解決的棘手問題,只能無奈的隱忍,相
信皇上對徐令宜的能力會重新衡量,甚至會很樂意見到徐家內部的矛盾,有可能因此三爺的仕途走得更順當
。
徐令宜略一思忖就明白了妻子的意圖。
他良久沒有做聲。
畢竟是世家子,傲氣在骨子裡。讓他以這種事為由退出官場,只怕一時半會難以接受。
十一娘也沒有指望自己的三言兩語就能讓他改變主意,輕聲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千秋功過,自有
後人評價。何況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徐令宜聽著不由凝望著妻子,陷入了沉思。
十一日在思善門舉行了初祭禮,十二日內務府的官員為五皇子舉行了“ 祭禮”。場面也很宏大。金銀
紙錠和紙錢各兩千、饌筵五席,羊五隻,酒五尊。十三日行大祭禮,皇上親臨,禮同初祭,只把九尊酒改成
了五尊酒。就在這個時候,皇后娘娘病了。皇上下旨讓太夫人及永平侯夫人去宮中探視。
太夫人憂心忡忡,一夜沒睡,第二天一大早,神色疲倦地帶著十一娘去了坤寧宮。
坤寧宮氣氛凝重,太后娘娘早她們一部來探病,太夫人、十一娘在外立等了兩個多時辰,眼看到了晌午,太
後孃娘起身告辭。
皇后娘娘親自送出門。十一娘發現她妝容豔麗,目帶戚色,難掩眉宇間的倦怠,心裡不由一緊。
第171章 成長(下)
太后娘娘好像這時才發現太夫人和十一娘,驚訝道:“太夫人來了怎不讓人稟一聲。”又訓斥身邊的人,“
太夫人是當今皇上的岳母,豈是那些尋常外命婦所能比擬。以後太夫人求見,直接通稟就可以了 ,不用等
候。”
有內侍立刻上前應“是”。
太夫人忙跪下磕頭道謝,十一娘跟在太夫人身後,自然是有樣學樣。
太后娘娘親自上前攜了太夫人的手:“我也盼著太夫人進宮和我絮叨絮叨。”十分感慨的樣子,“
如今能在我面前說話的人越來越少了。讓人不能不服老啊!”然後要折回坤寧宮,“我們說說話兒。”
太夫人恭聲應“是”,隨著太后娘娘去了皇后歇息的東暖閣。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分主次坐下,賞了太夫人錦杌 ,十一娘則立在太夫人身後。太夫人問了皇后娘
孃的病情:“……聽到皇上傳旨,老身擔心了一夜。”
“我沒事。”皇后娘娘安慰太夫人,“只是偶感風寒,有些不舒服。吃了劉醫正的藥,好了不少。
”
太后娘娘也笑道:“太夫人不用擔心。我天天來看皇后。昨天還有些咳嗽,今天上午到沒有聽見了
。”
太夫人點頭,客氣道:“皇后娘娘有太后娘娘在身邊,想來身體很快就能恢復了。”
太后娘娘望著皇后娘娘笑道:“我也只是來給她做個伴。”說著,轉移了話題,“丹陽還好吧?聽說前兩天
不舒服?”
太夫人道:“小孩子家,又是頭一胎,不懂事。。。。。。”
兩人家長裡短,十一娘恭順地立在太夫人身後,眼睛睃向皇后娘娘。
她面帶微笑,神色一如往昔般的溫和,遊離的目光卻透露了她的心不在焉。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人不怕身體有殘疾,怕就怕心裡有殘疾。
她這樣這怏怏的,分明是心裡有事。如果是個普通的女子,和閨蜜抱怨幾句,氣消了,也就好了。偏偏她貴
為一國之母,一舉一動不能有半點的僭越。有時候,隨口一句話都會被無限地放大,何況是涉及到帝后體面
、皇家密辛的事,她就更不能開口向誰說了。。。。。。皇帝自稱為“孤”,皇后又何嘗不孤寂!
想到這裡,十一娘抬起頭來大膽地望向皇后娘娘。
時間一長,皇后娘娘也有所感,憑著感覺望過來,就看見自己那個只有十四歲的弟媳朝著她眨了眨眼睛。
皇后娘娘微怔。
再次睜大了眼睛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