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新年並沒有告知杜問春自己會在何種情況下會與魏國人聯絡,反而問道。 “說實話,我真的很想知道,為什麼王上可以原諒其他所有國家的君王和臣子,唯獨對魏國人如此厭惡呢?據我所知,我們秦軍幾乎已經剿滅了九成的魏軍,連魏國的戰將都死得沒剩幾個了,王上這還不解氣嗎?” “我們秦國與魏國打得最兇的那幾年副使大人光顧著修行,沒注意戰況吧?” 杜問春將水囊掛回了腰間,解釋道:“前幾年魏國還算有些實力,魏王不僅手握幾十萬重兵,還有一眾驍勇的戰將為他賣命,因此魏王自信心膨脹,以為自己真的能跟我們大秦對抗到底,沒想到咱們秦軍所向披靡,把魏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那魏王吃了敗仗仍舊賊心不死,甚至還幾度派使臣來我們秦國,表面是來求和請降的,實際是想以重金收買文臣武將,想要密謀策反朝臣,刺殺王上,結果計劃還未成功就被王上識破,將那幾名魏國使臣投入天牢中炮烙而死。” “既然咱們秦軍打了勝仗,魏國使臣也已伏誅,王上為何還對魏國人那麼恨之入骨呢?”祝新年又問。 “那就不得不提魏王后來的所作所為了,原本王上處死魏國使臣之後還命人將那些使臣的遺骨送回了魏國,想讓他們魂歸故里,沒想到魏王不僅不讓那些使臣的遺骸下葬,還命人拖著這些遺骸奔走諸國,試圖藉此向全天下昭告王上殘忍殺害求和使臣的罪行,以此換取與諸國結盟抗秦的機會。” 祝新年聞言大驚,駭然道:“魏王竟然不讓自己的臣子下葬?他這樣做難道不會遭到魏國臣民的指責嗎?” “指責有什麼用?君王畢竟是君王,就算臣子百姓對他的行為不滿,難道還能推翻他自立為王嗎?” 杜問春搖頭道:“說來,魏國確實有個將軍上言勸諫過魏王,但魏國朝廷中奸佞當道,不僅斥責了那名將軍,還將他全家下了大獄,要求那將軍用戰場上秦軍的人頭來換,數量湊不齊的話就不肯放人,可憐那將軍在戰場上不眠不休地奮勇殺敵,可到現在也沒湊齊魏王要的人頭數量。” 祝新年眼皮狠狠跳了幾下,追問道:“魏王他……要求那名將軍殺多少秦軍才肯放過他的家人?” “至少是在十萬以上吧,這麼多年兩國頻頻交戰,雖然一直是我秦國取勝,但也在魏國戰場損失了好幾萬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被那位魏國將軍殺掉的,可即使如此魏王至今也沒有放過他的家人,想來至少要殺夠十萬人才行吧。” 魏國的戰力遠不如秦國,一場大戰下來魏國士兵可能傷亡十萬人,而秦軍可能只有幾千人的傷亡,要想湊夠十萬秦軍的人頭,那是幾個國力遠強於魏國的大國都很難做到的事。 “就是因為魏王下了這樣的軍令,所以那位將軍才拼命在戰場上對抗我們秦軍,殺人過多以至於王上將他視為眼中釘,不僅要殺魏王,還要連帶這位將軍一起殺掉,是嗎?” 杜問春默默點頭,道:“說起來那位將軍也是個厲害人物,這些年要不是他一力阻擋,我們秦軍早就拿下魏國了,只可惜生不逢時,他要是生在我們秦國的話,定能大有所為。” 祝新年想到洪儒如今的遭遇不由心生悲愴,嘆息道:“是啊,當初他要是能留在秦國就好了,我當時就不應該讓他回魏國去。” 雖然祝新年無法預知洪儒的命運,但他是提前知道魏國會亡於秦國之手的,既然自己提前知道洪儒回到魏國之後也無法戰勝秦國,卻沒有將他留在太平川上,如今想來祝新年深感自責。 “什麼意思?難道你認識那個魏國將軍?”杜問春詫異道。 祝新年默默點頭:“他也是我們秦國天工學院機甲班的弟子,是我入天工學院時的機甲班首席大弟子,在我求學修真的道路上予以了我非常多的幫助,當初他離開太平川回去魏國我也是知道的,如果我能把留下來的話,也許他就不會陷入此等困境中了。” “我還疑惑朝廷為什麼不讓你與魏國人聯絡呢,原來其中竟有如此淵源,那名魏國將軍既然能做到首席大弟子,想必無論是修為還是修養都是無可質疑的,這樣的人被葬送在魏王手中著實有些可惜啊……” 杜問春年紀大,畢業得比較早,她不認識洪儒,也不知道洪儒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但她相信天工學院夫子們看人的眼光。 雖說並不是每一個從天工學院出來的學生都是好人,但首席大弟子肯定是得到了所有夫子和學生認可的,所以杜問春對洪儒的印象瞬間改觀,也隨著祝新年一起遺憾洪儒命運多舛。 “之前就聽說你在早朝的時候向王上請求出使魏國,結果遭到了王上的拒絕,想來也是因此引起王上的疑心吧?我之前不知道你為何一定要出使魏國,現在想來你是擔心此番攻魏會禍及你那位師兄,想去救他,是嗎?” 祝新年抬手按了按脹痛的太陽穴,無奈道:“魏王如此昏庸無道,根本就不值得效忠,也不值得洪儒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