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醒獅之鄉”,這裡還被稱之為“糖鄉”!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擁有這樣的幾個大型的糖廠,也算得上是一個“工業大縣”了。
汽車在路上慢慢地晃了兩個小時之後,才終於到了縣城。趙海生從車上下來,現已經近五點了,知道今天是什麼也幹不了了,只得找了一個旅館住了下來。
五塊錢一晚,還是國營的!
把住的地方安排好之後,趙海生就到外面晃了起來。他先去的地方就是兒童公園,這個可是一個好地方,在前世他還小的時候每次來城裡都纏著父母帶他去兒童公園,為的就是那裡的碰碰車!
一進兒童公園,趙海生就看到了門口那熟悉的飛機,這可是真的飛機,只不過是單座的、前後也不過是六七米長,什麼型號的弄不清楚。這東西在這個時候估計全國也沒有幾個地方能弄得到實物擺在這裡,但是天溪縣當地就有一個全國第二大的軍用機場,所以這也算是“地方特色”了。
再往裡走,就是一個大棚子,裡面人聲沸騰,趙海生知道這個地方就是碰碰車的車場了。果然,一進去就看到四五百平方米的用水泥抹出來的場子上十幾輛碰碰車正在轉個不停!
這年頭的碰碰車是電動的,但是趙海生直到現在都搞不清楚它的工作原理,反正在車的中部有一條高高的鐵桿子,大棚的頂上是一片有整個車場那樣大的鐵片,而鐵桿子的頂端是一段象彈簧一樣軟的金屬和鐵板接觸,也許是透過這要的方式造成通電的,碰碰車跑起來的時候,那和鐵板接觸的地方還不時閃出一溜子的火星,估計原理和電車是一個樣的。
趙海生看著坐在車裡相互撞得不亦樂乎的小孩子,再看看自己已經長一米八幾的身板,只能羨慕地和那些在場上玩著的孩子的父母一起站在欄杆外面看著。
有些東西已經過去了就不再復返,就算自己重生回到過去,也挽不回童年的歡樂時光!
足足看了近一個小時,趙海生才離開了少年宮!。
第一卷大海啊,我的故鄉!第九章狗檔的白切狗 當趙海生離開少年官的時候,夜色已經開始降臨大地,天上的星星也慢慢地一顆接一顆地出現。抬頭看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趙海生的心裡就不由得很是感嘆了一回這個時候的天氣就是好,後世他都不記得多長時間沒有看過這樣的夜空了。
真他x的是繁星點點,星河燦爛啊!
拍了拍有點餓了的肚子,趙海生七拐八拐,拐進了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巷子的外面看不出什麼來,但是一走進去就到處都是人,這裡就是天溪縣最有名的食街:狗街!
這裡主要賣一樣東西,那就是白切狗。這一條自形成的小食街可是一直興盛了十幾年。
在南中國的雷州半島的一些地方有吃狗的習慣,但是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吃法,比如有些地方吃的是狗煲或者是吃火鍋,但是天溪縣卻習慣吃白切狗!
白切狗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把狗殺了去毛掏乾淨內臟放進水裡煮,煮熟之後切成一塊塊再沾上調好的醬就可以吃了。
看似簡單,但是這裡面的門道卻深得很。
比如說這殺狗,講究的是快和狠,要不這狗一掙扎,血就會灌到肉裡,這肉就不爽脆了。所以就有人傳說這殺狗最好的辦法不是用刀,而是用麵包沾了酒給狗吃,吃了這種麵包的狗就會醉,醉之後再殺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
這種**趙海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至少在天溪縣是不可能這樣“神奇”地殺狗的。這裡殺狗用的還是刀,是紮紮實實的多年練出來的好功夫。
趙海生曾經看過一個老師傅殺狗,左手拎著狗的脖子,右手裡的尖刀一捅,狗血就猛地噴了出來,狗連掙扎都沒有就死了,這種功夫沒有個十幾年的經驗是練不出來的。
除此之外,煮狗的都是一鍋老湯,湯底從來都不換,只是不斷地加水和加料進去,一年一年的湯,煮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味道就越來越好,越來越綿長,煮出來的狗肉也就越地入味鮮嫩。
還有調料,用的都是自己調的醬,天溪縣用的醬都不是甜醬而是鹹醬,最後再切上一碗新鮮的小辣椒下去,味道馬上就“撲”的一聲跳了出來。
這些東西都是各家各法,代代相傳,無一不是多年的經驗,所以味道自然也就地道得很。
狗街的店都沒有名字,每一個賣狗的地方就是一個“狗檔”,幾張小矮桌和十來張小矮凳仔和擺著幾條煮好的狗的桌子,厚大的砧板和磨得雪亮的厚背薄刃刀,這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