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7部分

而隨著戰爭的持續且漫長,德國人最初的精銳老兵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他們無法像蘇俄那樣用生死戰場大規模的淘汰出精銳來,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訓練出精英,同樣新兵蛋子居多的德國人這一次的對蘇作戰,從一開始就處在了劣勢。

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多少德軍可以從兵力最為龐大的東線抽調,而西線在英倫三島和北非也是極為緊張,抽調不出人手,本來打算派重兵援助義大利的老希恐怕要計劃落空了。

美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要知道諾曼底登陸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德軍重兵守護義大利,讓盟軍屢次吃癟,遲遲打不開局面所致。

現在德軍兵力不足,義大利軍隊依舊軟腳,美國人自然會繼續順著義大利這隻靴子向上爬,解決了義大利的問題,地中海這個歐洲要害就被盟軍掌控了大半了,之後向法國撈好處或者向德軍進軍都可自由選擇。

而到時候積聚在義大利北方的肥肉就在混亂中給足了華夏機會。

……

“讓他們來吧!”顯然華夏人的這種做法不是霍爾這個少將可以決定的,一層層轉達後,思慮了良久的老希終於下了指示。

華夏人有足夠的理由去義大利,因為那裡有至少5萬華夏勞工和華商,還有數萬華人華僑。

孟享在安排華人勞工的時候,就是有針對性的。巴爾幹這些動盪且歐洲欠發達地區,華人勞工極少。但在義大利、法國等地,勞工卻是眾多,甚至英國等盟軍地盤上也有不少。當然人數最多的是勞動力緊缺跟華夏又友好的德國。

華夏人去義大利護僑和撤僑理由很充足,而且隨著形勢的改變,老希那直覺的天賦也感覺到了一絲不妙。有華夏軍隊在義大利,一旦出了意外,不愁華夏不跟盟軍翻臉。

於是華夏維和部隊在安排了一百多名希臘的華人撤離後,直接轉機去義大利北方。

這正和華夏維和部隊心意,第一批軍官為主的精銳只要是熟悉環境為主,到了後續的眾多士兵趕到,到了時局改變的時候,才是下手的最佳時機。

這一段撤僑護僑的時間是漫長的,隨便一些理由就能拖延,況且還有個維和理由。

不過,這段時間的華夏維和部隊是比較安全的,孟享也沒有多去關注,他的精力從國內的瑣事上抽出後,再次盯向中南半島。

經過了一系列的準備後,完全收割中南半島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第914章 就怕他們不敢來

“即使是美國人,現在我們也不怕!”範種自通道,這份自信源於孟享手中的那份戰略計劃書。

若是說去年孟享攤牌南洋計劃的時候,範種心底還對挑戰昔日的第一大國日不落有著一絲擔心,但今年英國人已經不足以成為他眼中的對手了。在總參謀部未來的戰略計劃中,橫在華夏面前的只有展示越來越多實力的美國人了。

“美國人在43年的鋼鐵產量突破了8000萬噸,即使我們去年的鋼鐵產量也達到了1600萬噸,但懸殊依舊很大。”周白心中不無擔憂道。

周白前一陣剛剛宣讀了43年的年度經濟工作報告,更加詳細真實的報告清單也送到了高層巨頭們的辦公桌上。

去年的經濟成績無疑是更上一層樓。尤其是這個時代最為惹人注意的鋼鐵產量。

在42年的時候,鋼鐵產量就已經接近1100萬噸。今年更是再次飛漲達到了近一半。

按理說,重工業建設需要積蓄過程。開始可以在可憐的基數上成倍的增長,但達到一定量後,會在市場、成本、裝置和人才的綜合制約下,增長放緩。

如果沒有意外,華夏這樣工業底子薄弱的國家在產量突破到了千萬噸,在國內工業水平沒有大幅度提高和市場需求趨於穩定的情況下,也可能會遇到這個工業發展的瓶頸。按照華夏的工業水平,即使華夏市場有更多的需求,即使生產了再多的鋼鐵,沒有足夠的一系列加工能力,也只能是堆放在那裡的廢鐵一堆。

而一條條工業鏈條匯總起來需要的龐大人才數量,就成了制約華夏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沒有足夠的相關人才。即使孟享購買再多的機器也沒用。這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沉澱過程。

正因為如此。在孟享的計劃中,並沒有大幅度擴大鋼鐵產能的規劃,今年鋼鐵產量能在可利用產能基礎上增長20%就算不錯了。這麼大的增幅,連他也沒想到。

不過43年的幾件事情,改變了這一切。

在佔領朝韓半島。華夏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