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7部分

吞噬的陰影。

勝利可以照亮方向,但持續的失敗帶來的可能是最後的崩潰。

因為冬天的嚴寒和蘇俄炮灰的阻礙。使得德國人在東線的腳步滯緩,可蘇俄人在冬季的反擊,也被德國人扛了下來。

一個冬天,藉助著天時地利的蘇俄人用七百萬人傷亡的代價,才換來了近百萬德軍的損傷。

但冬天即將過去,德國戰車即將重新發動咆哮的引擎,在東歐戰場上馳騁。

誰來阻擋?

即使許多蘇蘇俄高層也失去了堅持下去的信心。

為了民族的延續生存。也夾雜著不少顛覆斯大林最高寶座的陰謀,在今年2月份華夏在烏拉爾山和中亞附近還在開展猛烈炮擊的時候,在某些大佬的指使下,一些激進的中層曾經發動了一次政變。

他們企圖推翻斯大林,成立新政府和德國人談判停火。

這背後也有德國人推手的部分。

德國人現在也不好過。

雖然德國人的擴張已經達到了歷史上最為巔峰的時刻,但敵人的強大也是史無前例的。

美國人的參戰,讓德國人壓力倍增。

英美盟軍的持續轟炸,比起之前單純的英國人有威脅多了。

在美國人的龐大軍工製造能力下。一批批的轟炸機群在德國人佔領地區上空飛行,甚至深入到了德國領土。

在去年聖誕節之際,盟軍的轟炸機把炸彈丟到了勃興登堡門東側的巴黎廣場上了。造成了一場大混亂,使得上百歡慶聖誕的平民死亡,這使得正在演講的希特勒大為震怒。但除了讓十幾名高官落馬外,老希也有些無能為力。

兩線作戰拖累了德國太多的精力。

在東線,不止是蘇俄人撐不住,德國人這兩年也在東線丟下了120萬具屍體,這還是在裝備更加優良的基礎上。而也正是這大量的鋼鐵武器,使得德國人對油料等戰略物資的需求更加的緊迫。而同樣征服的廣闊土地上,為了基本的靖安,為了維持繼續前進部隊的補給線。也同樣佔據了龐大的兵力和物資。

在東線的軍隊已經超過了300萬。而德國人這個時候總兵力不過才650萬左右。

除去在歐洲和本土維持穩定的200萬軍隊外,以及在北非的20萬軍隊外,在西線只有130萬對付英美聯軍。其中裝甲部隊的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東線,即使空軍也有一半消耗在東線。這也使得德軍在大不列顛島上的進攻力?p》

懇恢筆蘢瑁?0多萬登上英國本土的德軍難有太大的進展。

德國人在東線也疲憊了。

但這是國與國的廝殺,民族和民族的角鬥。這種層次的戰爭。只有一方倒下或者先屈服。

在此之前,只有不斷的把國家的未來投入到戰爭黑洞中被一點點的吞噬掉。

所以,德國人也希望儘快結束東線的戰爭,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應對西線,以及消化整合佔領地的資源上來。

德國人的佔領地區很多地方都沒有施行嚴格的軍管,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軍都投入到了兩線作戰,擔心引起大規模的騷亂無法壓制。當然德國人現在正處在輝煌的巔峰時刻,還沒有那種生存壓力的緊迫感,才是最主要的。

他們只是疲憊而已。

對蘇俄採取的花招,也只能是錦上添花,並沒有太多重視。

戈培爾很早就開始正對蘇俄內部施行策反,這一次的政變也有他的一部分功勞,但因為沒有形成更強有力的組織行動,使得所有人都低估了來自軍方的強硬態度,使得政變終於失敗。

雖然參與政變的組織者,也很小心的避開了紅色政體的顛覆變革,以避免更多因此失落權力的高層的反抗,但他們卻忽視了戰爭對軍人掌控權力的影響。斯大林的強硬這一次得到了眾多在戰爭中得到了權力最大化的軍方的支援。

於是,這次2月2日的政變很快被全副武裝的部隊鎮壓了下去。

斯大林毫不猶豫的用鐵血手段再次穩固了他的政權。

雖然有7萬多人直接被處決,幾十萬人受到波及和牽連的鎮壓讓蘇俄內部暫時又統一的聽到了斯大林的聲音,但斯大林也明白,最高權力寶座的下邊已經積蓄著一座活火山。

或許他能對華夏讓步,但他不會也不能對德國人屈服。

對德國人的屈服,就意味著他鐵人形象的倒塌,權力基礎的淪喪。

但對熬過了寒冬的德國大軍在接下來春夏之季的攻勢,斯大林心中也是沒有底氣,他只能用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