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不過早晚之事。南聖女的任務即將完成,她應該是慶幸的,但她又不甘願解憂公主死在這種人手上。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圖奇棠,總之,她不甘願。

如果難逃厄運,也要死得其所,圖奇棠有生以來第一次愛上的女人,沒有發揮她的價值之前怎能輕易死去?好歹也要回報深愛她的圖奇棠才行,為他做些什麼再死也不遲!

南聖女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圖奇棠,也沒有放棄息陵教,只是她明白自己沒有能力與明月聖女對抗。但要是加上圖奇棠就不一樣了,圖奇棠若是答應回到息陵教,她願意捨命相助。擺脫明月聖女的息陵教,在圖奇棠的帶領下,完全可以成為西域第一聖教。

若能實現這個願望,哪怕此生再也見不到失散的親人,也能聊以安慰。

“陛下的意思是,要我除掉解憂公主,挽回龜茲王室的尊嚴,對嗎?”

答案是肯定的,龜茲國王眼中迸射出貪婪惡毒的光芒,小心翼翼地反問:“巫女大人,可以嗎?”

“可以,有什麼不可以,只要是陛下的心願,我都可以為你實現。”南聖女微微笑道。

“多謝巫女大人……”龜茲國王忙不迭地下跪作揖,南聖女將他的醜態盡收眼底,更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第六十三章 遲疑的愛

翁歸靡向劉燁坦誠了身份,考慮到當前的形勢,劉燁沒有為難他,仍是將他當做庫斯特對待,兩人幾乎沒有交集,猶如兩條平行線,彼此互不關心。

災區的變化,可謂一天一個樣,民眾對解憂公主的敬仰一日勝過一日,無論男女老少都在讚揚這位來自大漢的公主,有著一顆菩薩心腸。不分種族與地域,愛護民眾如同自己的子女,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佩。

事情的發展比劉燁預料中的好,民眾的反應也比她想得好多了,眼看三個月即將過去,劉燁開始擔憂龜茲國王能否爽快地履行承諾。龜茲國王看起來是個挺講信用的人,開口閉口都是仁義道德,儼然是龜茲國最虔誠的信徒。

信奉神靈的人不撒謊,但自古君王之心難測,劉燁對國王的瞭解又不深,雖說手裡有賭約在,但說不定他已經反悔了。災區捷報頻傳,朝廷那邊的回覆都是千篇一律的表示慰問,看不出有什麼反應。

國王的態度讓人難以捉摸,劉燁來到災區最初的兩個月裡,他沒有提供過任何幫助,就連當地的官員也只是負責給劉燁等人提供住宿,既不關心他們在做什麼,也不問是否應該幫忙。若不是劉燁提出要求,當地官員還是那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但是最近,這種局面突然發生逆轉,原先半死不活的當地官員三天兩頭跑來見劉燁,每次來都是客客氣氣,準備上好的食物與美酒,諂媚地奉承著她。無緣無故獻殷勤,只怕沒什麼好事,劉燁表面上迎合,其實想看對方在打什麼鬼主意。

然而,官員的任務好像就是討好劉燁,恐怕他擅長的只有這個了。不過,他再三提起一件事,引起劉燁的懷疑。

“公主殿下,你回去的時候,一定要讓下官護送才行,下官帶路,很快就回到王宮了。”平時他是這麼說的,但有一次喝醉了酒,後面又加了句,“下官無論如何都得送你們上路,你們若是不肯上路,那我就倒黴啦!”

上路這詞通常有兩種解釋,一是出遠門,二是下黃泉,現代人不避諱老說法,出門的時候經常說上路了,但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古人很忌諱這種說法。誰要是說上路,就是下黃泉的意思,如果有人在背後議論某人該上路了,明顯就是惡毒的詛咒。

不僅在西漢,西域亦是如此,漢語與西域語不同,但意思是相通的。漢人忌諱的東西,好多西域人也忌諱,偏遠落後的遊牧部落就不說了,像龜茲這種頗為發達的地方一定懂得這個道理。

對比官員先後截然不同的態度,劉燁有理由相信他不懷好意,尤其是他醉酒後說出的這句話。俗話說酒後吐真言,有人是仗著酒勁兒說出平日裡不敢說的話,有人是精神鬆懈不慎道出至關重要的秘密。秘密也好,不敢說的話也好,但有一點可以確信,他說的是事實。

他送他們上路?就憑他可能嗎?想必他也有些自知之明的吧!況且,一個區區的地方官員,哪來的膽量冒犯大漢公主,難道他活膩歪了麼!

不會,絕對不會!他充其量只是個打下手的,施行命令而已,那麼,只要找出命令他的人,就不難弄清楚事實了。

幕後指使人是誰?不用想也知道!劉燁端起酒杯,看著趴倒在對面醉得一塌糊塗的小官員,他痛苦地連連捶胸,嚷嚷著“我咋這麼倒黴,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