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的像驢一般,偌大的年紀還要不停的來往奔波,到處指揮著對這些流民軍進行剿撫,現如今不但沒有能穩住河南的局勢,相反刑天軍卻越鬧越大了起來,如此下去,一旦皇上震怒的話,這板子落下來,他可是要用屁股接住的。
別看崇禎不怎麼敢殺武將,可是殺起來他們這些文官,可是一點也不手軟,想當初的熊廷弼、袁崇煥、楊鶴哪個不是和他差不多的大臣,不照樣被崇禎咔嚓一刀斬了,袁崇煥甚至還被凌遲於市,他要是稍有不慎的話,這人頭也很可能不保,到了這會兒,他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了,如果再不能拿下這個肖天健的話,那麼他的人頭也就離搬家不遠了。
考慮到這一點之後,熊文燦的火也上來了,立即招來手下,喝問道:“那賊酋張獻忠到底要打算怎麼做?難不成他還不想就撫嗎?”
手下的幕僚趕緊回答道:“大人息怒,現在那張獻忠已經是窮途末路了,除了歸降一途之外,還能做什麼,只要卑職再去谷城一次,料定那張獻忠定會立即投降的,現如今劉國能已降,大人如此厚待於他,張獻忠豈能不降呢?”
熊文燦真是等不下去了,現如今他手頭上能用的也只剩下左良玉還有馮舉、苗有才等官軍了,如果再解決不了張獻忠的話,就根本抽不出手去對付肖天健。
而且對於招撫之事,不是熊文燦蠢,而是他確實在這方面吃到了甜頭,當年他在福建任事的時候,正是因為招降了鄭芝龍,才平步青雲坐上了兩廣巡撫的位置,而眼下在他看來,想要解決這些流寇,還是要靠招撫才行。
雖說張獻忠現在受挫,如果硬來的話,張獻忠來個困獸之鬥,還真是有可能反咬一口,一旦要是再讓張獻忠跑了的話,隨時以張獻忠的名氣,便很快能復振起來,所以現在熊文燦非常急於逼迫張獻忠投降。
而此時的張獻忠也確實聽聞了劉國能投降的訊息,因為無法渡江去和肖天健匯合,他眼下被困守在谷城一帶,糧食嚴重缺乏,確實已經動了投降的念頭,之所以他要再拖一陣,就是想撈點好處,所以這段時間他沒有率兵和官軍再大打出手,倒是拿出了不少的銀子,開始派人找門路四處行賄,他別的不圖,即便是投降,他也不想就這麼被官府給收拾了,現在他也看出來,當世有兵在手,才說話硬氣,所以他想即便是投降,也不能被拆分了,想要保住他手頭的這些兵將,先安定下來看看風頭再說。
反正投降這件事對於張獻忠來說,那可是輕車熟路了,每每只要他見勢不妙,就祭出投降這個法寶,每每都能平安渡過危急,只要一看到機會,便利馬率兵復反,所以投降這件事對他來說,沒有難度,更沒有半分的心理障礙。
眼看著天開始漸漸冷下來了,現在困在谷城的張獻忠和他麾下的兵將是缺衣少食,日子越來越過的艱難了起來,當熊文燦的手下再次到來的時候,張獻忠也終於堅持不住了,當即同意投降朝廷,接受熊文燦的招撫。
這一下熊文燦才轉憂為喜,趕緊上書朝廷報喜,同時為張獻忠請罪,求崇禎免去張獻忠的罪責。
可是對於他的建議,楊嗣昌這一次卻不太同意,力主讓熊文燦督促張獻忠,先離開谷城,率部去攻打老回回他們革左五營,如果打敗了革左五營的話,方能免去他的罪責,準其受撫。
但是這一次對於楊嗣昌的建議,崇禎卻沒有采納,在崇禎看來,張獻忠現在投降最好了,就不要再生事端了,現如今刑天軍在河南鬧的是雞飛狗跳,革左五營又入了河南,跑到了歸德府和開封府一帶生事,如果不速速將他們解決掉,一旦逼著張獻忠去攻打他們,不但沒法逼得張獻忠投降,再把張獻忠逼迫的再反的話,就大事不好了。
其實現在崇禎也有點明白了大明的處境如何了,賊軍這麼多年來屢剿不禁,越剿越多,官軍之中能戰之人卻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的武將們也都開始有些擁兵自重,不怎麼聽使喚了,如果不盡快解決這個問題的話,再加上關外的建奴年年都跟過星星一般的南下襲掠一番,他這大明江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轟然倒塌了。
特別是在得知了黃得功、曹文耀兵敗的訊息之後,崇禎現在一門心思就是趕緊讓熊文燦以及中原諸軍騰出手,趕快去對付刑天軍,解決掉刑天軍這個心腹大患再說,所以張獻忠請降,對他來說正巴不得呢,楊嗣昌這麼做,他生恐再逼得張獻忠不肯就撫,那就麻煩大了。
所以在崇禎的直接干預之下,終於同意了熊文燦招撫張獻忠,而張獻忠也終於在崇禎十年底的時候,在谷城接受了招撫,宣佈正式投降朝廷。
為了表示他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