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大時代 第341章 冰冷的柵花

可談維護國體之言!”

近衛文麿看著面前的皇太子垂首說道。

重建內閣!

距5。21叛變距今已經足有10日,平定叛亂亦已有7日,但是內閣一直未能重建,如果是在平時,內閣或許已經建立,但是現在,誰都明白出任新內閣首相會面對什麼,新首相需要承擔起田中內閣留下的爛攤子,帝國戰敗的一切責任都將由新內閣以及新首相承擔,這注定是一個短命的內閣,新內閣的責任無非是在停戰條約上簽字而已。

正因如此,無論是政友會或者憲政會中任何一名政治家都不願意出任新內閣首相,去承擔這些責任。

“要是田中不死就好了!”

想到田中上奉中準備承擔戰敗的一切責任和屈辱,裕仁在內心深處婉惜道,這或許是裕仁對田中僅有的婉惜之舉,如果換做任何時候,在裕仁看來,田中都是死不足惜!

就在這時,沉思的裕仁在抬頭時似是無意的看了一眼不過只有32歲的近衛,而一直在觀察著皇太子的近衛文麿同樣看到了皇太子眼中一閃而過的詭譎,心中不禁暗間叫苦。

“文君,近衛家族為帝國曆史上聲名最為顯赫的“五攝政”之首,數百年來,近衛家族一直為帝國、為皇室盡忠,當年祖父明治有意在對露國之戰勝利後,以令尊近衛篤麿公爵為帝國之首相,可惜令尊卻在中國身染疾病去世,僅四十二歲!否則或許的令尊將會為帝國最年青之首相,如令尊……或許今天帝國也不至淪落此等境地,與中國交惡!”

在說到這裡時裕仁突然感慨萬千,無論是伊騰博文或是近衛篤麿等帝國先賢,儘管在甲午戰爭前均贊同的對清宣戰,以獲得帝國發展所需寶貴資金及市場。但在甲午戰爭年代後,無不關注中國與國際之間的問題,在外交政策中相當重視中國,當中國在甲午戰後面臨西方列強瓜分時,同樣亦深感危機。

無不主張的以保護中國、朝鮮以及日本權益為帝國基本方針,組織東亞同盟協手,主張亞細亞主義大同團結之精神並糾合民間團體,儘管這一主張未受廣泛支援,帝國內部更多的人更樂意像西方列強一樣,吞併朝鮮、與西方列強一起瓜分中國。但卻因這些先賢的存在,帝國總還保留著最後一點亞細亞主義,而伊騰等人更是前往清國,為清國提供改革方針,試圖打造亞洲的日清同盟,以對抗西方列強的步步進逼。

但是近衛篤麿等人的早逝、伊騰的遇刺,原本攜手之舉就不受廣泛支援,儘管亞細亞主義大同團結之精神被帝國繼承了下來,但卻變了味,尤其是在對露國(俄國)戰爭獲得勝利之後,幾乎是日俄戰爭剛剛落幕,就滋生出了新的日本意識:大國地位已經實現,變成了強國的日本,所需要做的就是像西方列強一樣,參與到世界勢力範圍的角逐之中,而對外擴張的目標,先是朝鮮,再是中國。

正像一些智者所言一般,與明治大帝的時代相比,自父皇繼位之後,帝國的政治家,多了幾分野心,而少了幾分理智,帝國內部不斷膨脹的野心,中國的不斷衰弱,最終促使帝國放棄與中國攜手對抗西方的亞細亞精心,反倒推出了以實現帝國佔據東亞的“新亞細亞精神”,而這最終造成了帝國淪落今天止等田地!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死去的不僅僅只是伊藤博文,而是意味著日本的智慧和大腦的死亡!”

正如“朝日新聞”在1909年伊藤君遇刺後所言,帝國的穩健的智慧和大腦已經死亡。

“或許正如西元寺公房所言,這一戰對帝國而言,至少把帝國打清醒了,脫亞入歐、如西方列強一般撕史咬獵物的夢想是時候中止了!”

裕仁並不知道自己先前眼中偶爾閃露出的一絲光芒,在近衛文麿眼中掀起了什麼樣的波濤,在裕仁和很多人眼中,近衛文麿是一個頗有才華而園滑的“長兄”式的人物,同時也是一個心存多疑之人。近衛文麿十四歲時其父亡故,他的母親早在他出生後八天就因產褥熱去世。篤麿又娶了文麿的姨母貞子續絃,而文磨一直將其姨母當成親生母親,直到長大後才知道真相。後來他感嘆道“知道這件事後讓我覺得世間充滿謊言。”大概這就是他對任何事都執懷疑態度的根源所在。

就像裕仁沉思著往事之時,在近衛心中,他開始懷疑起眼前自己的這個幾如“小兄弟”一般的殿下,或許正準備暗算自己,讓自己出任帝國新任內閣的首相一般。近衛在心中猶豫著,自己應該如何回應該殿下的要求,是拒絕或者接受?

作為“五攝政”之首的近衛家族的新任掌權人,近衛知道如果自己拒絕眼前這位殿下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