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4)

有人說電視能讓孩子學到不少東西。但是,電視是一種精神毒品。為了讓人們喜歡,他們無所不用其極。其實孩子在看電視中失去的東西,遠比得到的東西多。60年代的“電視癮”,當今年代的“網癮”。都是媒體商業化的結果。電視節目製作商的任務與教育的任務是背道而馳的。教育是讓人克服人性的弱點,理性地提升;而電視、電腦是順應人性的弱點,感性地墮落。

人在不同的時期的任務不同,電視的功能也有所區別,即節目要有選擇。青少年的選擇能力差;因此每一位家長為了孩子的前途,對5歲以內的嬰幼兒儘量不看或少看電視,而對眼睛發育成熟的兒童,家長對孩子看電視實行“宏觀調控”,設法引導孩子常看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較強的節目,如動畫片、兒童節目、《動物世界》、《神秘的自然》、《走近科學》、《Discovery》等,既有利於開闊兒童的視野,又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別指望孩子在看電視時會自我約束,父母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業餘時間儘量少地看電視,而去陪孩子讀書、鍛鍊、郊遊、會友,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

然後,匯入正途

在這種語言的簡單化和口語化的趨勢下,在孩子小時候,家長對孩子語言的培養一定側重“語言的組織運用能力”和“知識的獲取和吸收能力”。前者是孩子對聽到的詞彙和語句的運用能力——聽故事和講故事的訓練;後者是孩子對知識的檢索和處理能力——閱讀(讀書)的培養。

具體的方法:教會拼音,引導讀書(拼音讀本)。

還是以我女兒為例:

女兒沒有上過學前班,直接就上的一年級,在上學前,沒有太多地教她識字。但這非但沒有成為她讀書的障礙,反而使她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讀書,還讓她對讀書有了一種酷愛。這得益於我前面講過的給孩子讀故事而不是講故事。

因為孩子所聽到的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書,自然而然地,孩子想聽故事時,第一件事情是去找書。書於是成了她的最愛。訣竅就是:教拼音。

拼音字母就那麼幾個,相對於漢字的學習來講,拼音的學習要簡單得多了。當孩子學會拼音以後,我開始大量往家裡買帶拼音的兒童讀物。原來,她總是纏著家長給她讀故事,漸漸地,大人沒有時間讀完的故事,她就自己去讀。很多故事,大人講上幾遍她就能一字不差地複述下來了。很多時候都能看到她獨自捧著一本書在那裡讀得津津有味、神采飛揚,盡情地享受著讀書的快樂。

我太太早晨愛睡懶覺,睡覺時誰都不能打擾,否則她會大發雷霆。於是出現了有趣的事情。早晨,我起來在書房看書寫東西,女兒醒來後悄悄起床,到客廳拿出有拼音的故事書自己讀,還讀唐詩宋詞,儘管她自己不知道讀的是什麼還是像模像樣地讀,自得其樂。

上學後,看書更成了她的嗜好。每天晚上睡覺前梳洗完畢後的事情就是拿起床頭的書看。有時候是她的教材,更多時候是《讀者》《小故事》《小學生作文》等等。她在小學一年級結束的暑假裡發生了一件事讓我非常震撼。

我和太太都是老師,為了生活更寬裕一些,假期裡也常出去上課。很多時候,回家比較晚。每次晚回後總看見她在看電視。我決定跟她談一次話,問道:“女兒啊,你怎麼可以這麼過暑假呢?爸媽出去上班,你自己在家不能總是玩啊。如果你能把學校的新書預習一下,等開學後,你會感覺很輕鬆的。”她白了我一眼,到屋裡取出了下學期的語文課本遞給我,說:“你說背哪一篇?”我將信將疑地看了她一眼,選了兩篇文章,她真的背了下來。真的她已經能把第二學期的語文課本的課文都背過了。我無言以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特質二 讀書(5)

讀自己喜歡的書和讀自己能讀懂的書本來就是件快樂的事情。

必須走出讓孩子過早讀純文字的書的“誤區”,把識字當讀書。

有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就讓孩子從報紙和滿是漢字的書籍中學習語言。對孩子來講,先不說是不是痛苦,至少不會“快樂”。“語言測試學”中講:“生詞量超過5%的文章一般是不可讀的”。語言能力測試時中等難度試題的生詞量是3%。試想讓一個孩子去讀一本有大量生詞的書是一件多麼糟糕的事情。如果不時地被討厭的生詞生字打斷,必如剛剛進入睡眠的人被叫醒一樣地陡升懊惱,必如經常被“便秘”困擾的人般煩躁不安。

閱讀的快樂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