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部分

對,肯定是的。

吳節眉頭皺了起來,如此說來,自己在精舍中的一舉一動都落到皇帝眼睛裡。嘉靖這是要借這個杯子提醒自己,那考題是他有意洩露的嗎?

或者提醒自己,他吳節的事情沒有什麼能夠瞞過皇帝。

又或者還隱含有其他寓意?

……

想到這裡,吳節心中有些亂。

但只片刻,吳節就鎮定下來。

無論怎麼看,皇帝肯定知道考卷的事情,而且吳節沒有看卷子,只這一點就足夠了。只要我吳節行事光明正大,自然是諸邪不侵。

他笑了笑,索性將杯子放在一邊,再不去想這事。又順手拿起一支鉛筆,在紙上隨意地寫了一段文字。

自從吳節發明了鉛筆之後,京城官場中人都覺得這東西起來非常方便。用之前不用磨墨,用之後不用洗筆。可隨身攜帶,甚至在車上轎中船上都能使用。也因為有諸多優點,立即風行一時。

只不過,這玩意兒造價實在高昂,又是皇家御用,不是一般的衙門使得起的。也因為這個原因,能夠用鉛筆也直接代表了這個官員的身份。

吳節借自己在皇帝身邊的便利,手頭也有三四十隻。

“老爺這是在寫詩嗎?”有人輕輕將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溫柔地捏揉著。

吳節回頭一看,卻是兩眼放光的蛾子。

蛾子:“老爺最近以詩詞名動天下,這還是蛾子第一次看你作詩呢!蛾子不識字,也不看不懂老爺寫的詩,卻不知你這首寫的是什麼?”

蛾子一臉的期待和崇拜,又滿眼的好奇。

聽蛾子問,吳節低頭朝自己隨手寫下的句子一看。頓時楞了一下:這不正是詩嗎?這還是自己第一次沒抄襲,純粹原創。

他對自己的真實水平自然是十分清楚的,在後世,吳節也就是一個普通白領,國學底子很薄。即便惡補了一年的國學,懂得平仄對仗,可正作起詩詞,依舊是狗屁不通。

卻不想今日隨手一寫。就來了這麼一首,難道是靈感使然。

吳節心中驚奇,低頭一看,卻是一首五言。

再一看,不但狗屁不通,只怕連豬屁都不通了。

吳節老臉一紅。正要伸手將稿子一團扔進廢紙簍子以免出醜,突然間,他心中一震:這不是詩,而是試帖詩。

試帖詩又叫賦得體,寫的時候採用五言八韻,是科舉考試的一種題目形式。出題用經、史、子、集語,或用前人詩句或成語;韻腳在平聲各韻中出一字,故應試者須能背誦平聲各韻之字;詩內不許重字;語氣必須莊重;題目之字,須在首次兩聯點出。又多用歌頌皇帝功德之語。

詩歌的格式同八股文相同,每韻上、下兩句為一聯,首聯“破題”,次聯“承題”,三聯“起股”,四、五聯“中股”,六、七聯“後股”,結聯“束股”。每聯一股,合成八股。不追求內容。只重形式。說穿了,就是用詩寫一篇八股文。

“我怎麼會寫這種東西?”八股文已經夠討厭的了。更別說試帖詩。

吳節忍不住苦笑。

“怎麼,老爺寫得不滿意?”蛾子溫柔地撫摩著吳節的臉。

吳節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就我剛才所寫的東西來看,格式都對了,如果上考場,倒也過得去。但若要傳出去,卻要笑掉人大牙。”

“反正不管老爺寫什麼,都肯定是最好的,怎麼誰敢笑話?”

吳節正要再說,心中卻猛然想起一事,不覺咯噔一聲:試帖詩在會試中總分中所佔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如果寫得太差,卻要使整個卷子降一個等級。本來能中一甲的,弄不好會降格為二甲。

會試和殿試說起來是兩個考場,其實卻是一場。

會試是從一萬多考生中錄取有資格做進士的考生,然後送到皇帝那裡。然後又皇帝加試一場,做一篇文章,為他們定名次。

所以,只要會試中了,名義上雖然是貢生,卻已經鐵定做進士。

提前得知考題的優勢是可以預先做準備,反正有範文在手,有的是歷朝歷代的狀元文章可抄。

不過,這其中卻有一樁讓吳節很是頭疼。

八股文雖然名聲不好,可由於有一大批文學大家湧進考場,也湧現出很多優美的文章。這種文章已經脫離了官樣文章的範疇,上升到文學作品的高度。比如蘇軾、王安石、王陽明、顧炎武等人的作品,就因為有這麼大師的參與,要收集到足夠的優秀作品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