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勢,原因是楊朔銘一直擔心如果西北的攻勢失敗,蘇軍有可能會對哈薩克發動進攻,從而威脅到哈薩克及新疆的油田這一中國戰爭機器的血庫。有鑑於此,在戰局明朗之前,他決定在這一方向採取守勢。
開戰第一天,西北集團軍群主力從蘇軍西南方面軍第5、6集團軍接合部向盧茨克,杜布諾方向發動突擊。在這裡,由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將指揮的蘇軍第5集團軍在兵力上,只相當於向其進攻的張至忠上將第1裝甲叢集和第6集團軍的不到1/3,火力也處於劣勢。在戰爭開始時,該集團軍部署在國境線的兵力僅有邊防軍和步兵第87師主力。在這些部隊的後方,第5集團軍的步兵第45、62、124師及步兵87師其他部隊正在向國境開進,其中除步兵第124師外,其餘各師只能投入2個團,而第3個團由於當時還在後方進行營建,因此無法趕到戰場。而就在蘇軍行進到離國境線10到25公里處時,衝過了邊境的龐大華軍裝甲縱隊就已經湧到了他們面前。面對無數咆哮而至的裝甲巨獸,蘇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根本無法組織抵抗,只得拼命後撤。
為了遏制猛撲過來的中國第1裝甲叢集。紅軍第5集團軍投入了所屬的機械化第22軍和步兵第135師、反坦克第1旅進行反擊。結果他們撞上了華軍裝甲第13、14師。就在紅軍機械化第22軍軍長孔德盧瑟夫少將還不能肯定在他面前隆隆開來的龐大坦克縱隊是敵是友的時候,中國坦克的炮彈已經落到了他的身邊。孔德盧瑟夫身受重傷,並在第二天死去。但他的部下和蘇軍反坦克第1旅(莫斯卡連科上校指揮)則以猛烈的炮火暫時阻住了華軍的前進。儘管如此,在當天的戰鬥中。華軍仍然得以從第5、6集團軍接合部突入10到25公里。與第5集團軍相比,在穆茲琴科中將指揮下,擔任掩護任務的蘇軍第6集團軍防禦暫時還比較穩固。在該集團軍防守地段中部,步兵第6軍所屬的步兵41師從戰爭開始後幾小時就組織了有效的抵抗,華軍的進攻在很多地段被打退,曾一度被佔領的城市也被蘇軍奪回。但這裡畢竟不是華軍的主攻方向。
就在斯大林一會兒憤怒,一會兒樂觀的時候,原來準備在4月1日度過一個愉快“節日”的俄國人民也獲知了戰爭爆發的訊息。在國境和受空襲地區。人們看見了漫天飛舞、瘋狂投彈掃射的中國飛機,有的則遇上了猛烈的炮火和隆隆逼近的中國坦克。鄂木斯克車站的一列蘇聯火車遭受了空襲,很多人還沒明白這飛來橫禍是怎麼回事就喪失了生命,倖存者這樣回憶:“車上一片混亂。人們哭喊著,呻吟著。我抬起頭,看到到處都是屍體,碎玻璃和鮮血。一直坐在我身旁的那些乘客,我發現他們的身體還在抽搐。可是他們的腦袋已經沒有了。”而在後方城市,更多的人透過莫洛托夫當天中午12時在電臺發表的《告蘇聯人民書》得知蘇聯遭到入侵的訊息。由於過分緊張,這位曾參與十月武裝起義、以毫不妥協的堅定而著稱的蘇聯二號人物在廣播時有些結結巴巴,他試圖打動蘇聯人民、包括那些在狂轟濫炸中傾聽著的人民的心:“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敵人將被擊潰,勝利屬於我們!”但實際上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中蘇戰爭的爆發在全世界也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和反響。這一事件的發生。對英美而言倒並不突然。他們在事前已經獲得了這方面的情報。英國人對這場戰爭持歡迎的態度,因為從此戰爭的主要壓力將由中國人來承受。這無疑是給日暮途窮的大英帝國送來了救命稻草。對英國人來說,戰爭最好的結局,自然是中蘇雙方兩敗俱傷。按當時英事專家們的意見,俄國這塊“岩石”將被華軍這把“鋒利的巨斧”劈開,但不會很容易。美國人的看法和英國人大致相同,按美國陸軍部估計,中國擊敗蘇聯最少需要一年,但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年。
在發動這場戰爭的中國,情況要平靜的多。楊朔銘在中午睡了一個好覺,他的幕僚們大都去游泳了。向蘇聯人宣戰的任務則由外交部來執行。
1944年4月1日下午,午睡醒來後的楊朔銘接到了令他滿意的戰報,但為了等候更確切的訊息,直到第二天中午12點,他才踏上了駛往設在蒙古首府庫倫的指揮部“鷹巢”的火車。火車從下午開到晚上,在茫茫夜色中,不知出於什麼情緒的影響,楊朔銘什麼話也不說,只是望著車窗外的景色。幾乎與此同時,蘇聯總軍事委員會的第三號令也已經發到了西部紅軍各方面軍的司令部。如前文所述,這道根據“敵軍在國境線大部分地段的進攻已被擊退,並蒙受損失”的錯誤情報發出的命令充滿了樂觀情緒,竟然要求各方面軍“使用一切力量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