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知道這鹽價高於米價因由所在,不過還真沒打算管這事,誰叫這玩意是掌控在國家手中?而現在國家缺的是什麼?錢!控制鹽價又是朝廷錢財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牽連不說多麼廣,就說這一個國字當頭,也不可能讓黃俊明更改了去。

————————————————————————————————————————————————————

大家晚安,早睡,好夢。

266 鹽!

266鹽!

等到黃俊明回到天仙宮,日頭剛好下山,想想今天一天的所作所為,黃俊明暗笑不已。什麼前列縣,什麼吟道鹽的簡直是胡謅八扯到了極點。還好黃俊明當時只是隨口的急智,沒整個什麼汝縣鹽出來。要知道這大唐還真有個汝縣,撫州臨汝縣(隋改名為臨川縣)。只是這汝縣不產鹽罷了。

說到這鹽,又不得不多讓黃俊明想一下。身在唐朝,雖然說這朝廷的一面必須要顧及的。但自身的影響力也不可或缺。終其一唐,雖然說鹽產量較之前朝高了不少,但這價格上還是稍顯高昂。否則也不會鬧出今天的笑話了。

至於為什麼唐朝鹽價高,除了官府壟斷鹽價之外,無非還是因為生產力不高,費力傷民。如果革新制鹽方法,首先損益的很可能又是鹽民灶戶。要是不革新,到最後恐怕又會造成鹽商暴斂的狀況。而這一切,又是需要考慮的。

黃俊明找人瞭解了一下,這大唐的鹽,可以分為四種。第一種,形成於鹽池中的鹽。多稱之為池鹽或是顆鹽。第二種是自然生長在懸崖上的崖鹽,或曰岩鹽。第三種由海水中熬煮而成,稱之為海鹽或是末鹽。最後一種則是熬製井中的水而形成的井鹽。

在這四種鹽當中,尋常百姓家常吃常見的,或是池鹽或是海鹽,池鹽製作最為方便,產量不低。海鹽製鹽雖說繁瑣,但勝在量大。而岩鹽,井鹽則是官宦鉅富家中常見的物事。岩鹽不需要製造。只要在懸崖峭壁上將鹽刮下來就可以了。大抵是遠古海洋鹽質礦什麼的。而井鹽又是取決於地域,經過打井深挖取水之後熬煮而成。相比岩鹽來說,更為細膩。大多數人家用此鹽刷牙,算是最上等的青鹽。而這所謂青鹽並不是什麼特定的稱呼,只是一個對細膩的鹽的一個統稱罷了。而這井中之水又是經過泥土的多重過濾。並不渾濁,甚是清亮。熬製出的鹽也是潔白如雪,所以這井鹽最為昂貴。

加大產鹽的生產力,卻是是一個抑制鹽價的最好方式,可是要知道,這鹽價降低了,那鹽戶的生活又是如何運轉?雖說黃俊明不懂得什麼製鹽之法。但在這個只是繁雜的現代活了二十五六年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多少還是有點概念的。

幾番思索之下的黃俊明找來幾個家住鹽場附近的道人。詢問了起來。

“方考。廣業,廣平。”黃俊明從和尚小道的口中知道了這三人的道號。做在蒲團上依次叫道:“聽說你們三人都是來自咱們大唐的鹽場附近。貧道有點事想問一下你們幾人。”

“仙長但說無妨!”三人行禮之後,恭謹的站在一旁。

黃俊明看著三人拘謹的樣子,溫和的笑道:“不用那麼拘謹,只當是閒聊好了。”話雖如此,卻不見這三人有半點放鬆之意,黃俊明也不在這上面多費唇舌。直截了當的開口說道:“貧道今日下山,聽聞咱們大唐鹽價貴。可笑貧道來大唐這麼久還真沒關注過這些。不知道你們能否給貧道講講咱們大唐的鹽價,鹽場,怎樣製鹽?”

聽到黃俊明的這個問話,三人的身子顯然放鬆了些,對於黃俊明對這大唐的鹽業有興趣,這三人還是有點準備的,當初黃俊明找人粗略瞭解大唐鹽業的時候問的就是他們。而現在,黃俊明只是想讓他們將這大唐鹽業中的箇中路子更詳細的說上一番。同時也有那麼种放權於三人的樣子。

雖然黃俊明對這三人並不太熟悉,但起碼和尚道人能找到他們。證明他們還是有一定的辦事能力的。和尚道人有時候雖然憨厚了些,但心如明鏡。這看人還看得蠻準的,否則黃俊明也不將他帶在身旁了。

三人互相示意了一番之後,方考道人首先向前打了個稽首,開口說道:“仙長,管子曰,無鹽則腫。鹽這種東西,雖說表面上是一種調味之物。實際上卻是咱們人不可缺少的養生之物。《列仙傳》所記載的七十一名神仙當中,大多又是服食登仙,而這服食之方當中。又有一物名曰秋食。而此物經孫仙長考證,實際上就是食鹽。。。”

黃俊明聽得出來。這方考道人是個醫道,而且對這養生方面倒也頗為精通,先是從古考證,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