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8部分

是對於一生致力於擊滅匈奴的劉徹而言,晚年對匈奴作戰的一再失敗讓他不能接受,如此一戰再戰,加之戰線過長,消耗過巨,軍隊取勝又更加不易,最終導致天下十室九空。而劉徹也因此得了個窮兵黷武的帽子。

“原來如此,是衛青淺薄了。”衛青若有所悟道。

半響之後,劉徹忽然看著秦城笑道:“秦城這個法子,可是跟當年商君在秦國所行之法頗為相似啊!”言語中不乏深意。

秦城心中一動,他就知道這事兒肯定瞞不過劉徹,不過面對劉徹此問,秦城早已做了準備,當下拱手答道:“當年秦國偏隅之國,行此法尚能從一小國步步強大,最終統一山東六國。今日大漢有天下之地、天下之利,行此法焉有不能不四海之理?商君之法固然有其不妥之處,作為後人,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讓其真正為我所用,如是而已。”

秦城當然不會說,這只不過是他試圖改良大漢治國之法的第一步。以對匈戰爭軍隊的鉅額耗費而切入點,就是秦城推行法家一些思想的第一步。

變革這種事,必須一步一步來,若是心急,想一口吃個胖子,只能將自己摔個粉身碎骨。

當然,秦城也並不是要將大漢變成純粹的法家治國。舉國獨尊一家,自然會有很多…毛病,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說的不錯!”劉徹這下沒有沉吟,直接下了結論,“現今人人皆言秦國乃殘暴之國,朕卻不以為然。秦國固然有其暴虐之處,若不然也不會亡了國,但作為後人,若是隻能看到秦國的亡而看不到秦國的興,肯定是不妥的!”說罷,看著秦城:“今日秦城所言,朕心甚慰,此法是朕之前沒有想到過的,今日經你如此一說,朕心中豁然開朗。天下百姓皆乃朕之臣民,朕討伐匈奴是要為天下百姓找回失去了八十年的尊嚴,不是要給天下百姓增加負擔。百姓苦於戰爭,國將不國,朕之大略也成了一個笑柄!”

秦城聞言心中一喜,“如此陛下是答應了?”

“嗯?”劉徹卻露出疑惑的神情,“答應什麼了?”

秦城一愣,“臣方才所說的財政開源。。。。。。”

劉徹卻是笑而不語,片刻之後道:“你這個法子不錯,朕也看好,不過若是要施行,尚欠考慮,還需從長計議。”

秦城眼神一黯,方才心中燃起的大火像是瞬間被大水澆熄,精神頓時萎…靡了下去:這搞了半天,感情哥的話都白說了?

“秦城,朕嘗聽你提起一個叫竇非的,他很懂法家的這些東西?”就在秦城心涼的時候,劉徹一句話將他從谷底拉了起來。劉徹這話說是問秦城,倒不如說是問自己。

“正是竇非常侍郎。”秦城眼神一亮。

劉徹點點頭,卻沒有再多言。但是秦城卻知道,這事兒有戲。轉念一想,又想明白了劉徹之所以不一口答應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姑且不說此等大事本身就需要慎重,所謂變革皆會觸動既得利益階層的利益,導致他們的反對和攻擊,當年商君在秦國立法的時候不就是如此麼?現在一下子向天下人開啟爵位的大門,那些貴族的反應會如何,都是劉徹不得不考慮的。雖說他不懼風險,但卻不能不考慮如何應對風險。

“好了,今日便到這,你們倆下去吧。”片刻之後,劉徹起身說道。

“臣等告退。”秦城和衛青拱手退下。

秦城和衛青走後,劉徹沉吟良久,最後吩咐春陀道:“去把竇非叫來。”

秦城和衛青一路並行出宮,衛青讚歎道:“早就知道秦兄不唯有領兵治軍之能,也有治國理政之才,今日聞聽秦城一番高論,衛青汗顏哪!”

說罷,有些黯然的輕輕搖了搖頭,大概是覺得自己不如秦城,辜負了劉徹的栽培,心下對自己不滿起來?

“衛兄高看我了,我哪裡有你說的那般厲害?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這種事我可做不來。”秦城輕鬆道,“不過是跟竇非在一起呆的久了,聽他說了些法家的事兒,今日這便拿出來了。你方才又不是沒看見,陛下有召見竇非面議的意思?那便是覺得我是個半吊子,這種大事還得找竇非那種大家。”

“竇兄,神人也!”想起竇非,衛青點頭表示同意。

秦城也深以為然,要說上馬治軍下馬治民,守得住番禹城、說得動劉徹的竇非,才是真正的模範。

說起竇非,秦城卻是自嘲一笑。

不為別的,就為劉徹沒有跟自己深入交談財政開源這個事,而是在得知了這是法家的東西之後便將竇非叫去,意思已經很明顯:你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