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樹傑自然不肯,再三推脫,說自己如今還在各種改造學習中,不夠做大隊長的資格。
最後他做了他們生產隊的會計。
他有文化,讀書識字,會算賬,做會計也算是發揮所長。
崔發忠被拿下,還有一個直接的影響就是莫樹傑的成分重新判定,從中農改為了下中農。
因為他當時沒分家沒有佔有任何土地、財產,反而跟著長工們一起吃住幹活兒,而且對村裡孤寡老幼非常照顧。為了順應民意,蹲點幹部就寫檔案向縣委負責成分評定的辦公室彙報,很快就得到批覆,同意將莫樹傑同志的成分定為下中農。
莫樹傑的成分一變,就會連鎖反應一樣惠及兒女們。
先是莫應熠入黨成功。
他聽姐姐和姐夫的話,在學校一直積極向組織靠攏,之前就在老師的引薦下寫了入黨申請書,可惜因為成分問題被卡著,一直沒有透過。
現在莫樹傑成分改變,他不再是中農的兒子而是下中農的,且他父親莫樹傑已經和爺爺莫章宗這個地主劃清界限,所以莫應熠入黨成功。
然後就是大弟莫應棠。
他原本在青海,只能做後勤方面的工作,自從成分變成下中農以後,就開始參加一些作戰專案。
他先是被提拔為班長,因為在幾次自衛反擊戰中屢立戰功,又被提拔為副排長。
當然,關於戰爭以及部隊的事情他是不會寫太多的,畢竟戰士們寫家信都要經過指導員確認沒有違規洩密內容才能發出的。
這些也都是莫茹根據他的信以及津貼和周明愈推測出來的。
轉眼又是寒冬,雖然外面很多人家因為社教而倍感難熬,可先鋒大隊卻感覺不到,靠近年底,先鋒大隊的年味兒越濃。
整個村子都打掃得乾乾淨淨,路邊、牆根、樹底下堆滿了積雪,道路上沒有一點積雪,走出來也不用怕腳滑會摔個大馬趴。
不少人家院牆外面堆著很多青磚,等著來年開春化凍以後翻蓋房子或者豬圈、院牆,因為磚窯廠的磚瓦也不是一次就能買夠的,他們也都要分幾次才能攢夠。如今全村已經實現百分之百的房屋都覆蓋了瓦片,哪怕大雪壓頂,也不至於漏水、爛屋頂。
村裡響起敲梆子的聲音,有人喊著:“下粉條了,下粉條了!”
這是招呼誰家要下粉條就去搭夥兒。
家裡準備著要吃豬肉燉粉條的就趕緊拿地瓜粉面子往食堂去,晚了趕不上那就只能自己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