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厭惡這個名字,他總覺得的小貧農這個名字真是一點水平也沒有,赤/裸/裸地土,冒著傻氣,還不如石頭坷垃泥蛋兒狗剩磨盤之類的好聽呢。
其實小貧農本來不叫小貧農,當初孫建娥覺得莫樹傑讀書識字,悄悄讓他幫忙給寶貝兒子起名字,莫樹傑起的是莫應愫,小名叫小滿。
因為當時孫建娥好不容易生了個兒子,有一種志得意滿有些忘形的感覺,莫樹傑希望她能收斂一點,小滿即可,不必大滿。
當然他不會說出來,只說小滿節氣出生,叫這個小名挺好。
後來孫建娥帶著孩子回孃家,有個本家大娘說莫樹傑不懷好意,起這種名字估摸著想讓孩子給他擋煞的,說了一通神叨叨的東西以後,孫建娥深信不疑。後來她就去求“高人”幫兒子改個名字,大名叫莫應貧,小名就叫小貧農,絕對不是地主富農,中農都不是,比莫樹傑的中農成分不知道好多少呢!
她這種隱秘的心理,沈淑君能感覺出一二,跟莫樹傑提起來,他只是覺得可笑,卻也沒有當回事。
不過就算沈淑君瞭解孫建娥的小心思,並沒有計較,反而對小貧農也諸多照顧,畢竟是自己曾經幫忙救助的孩子,總會多一些關心,希望他好起來而不是壞下去。
所以家裡有點好吃的,只要小貧農來,沈淑君從來不吝嗇。
她常對兒子說的是“只要不是救命的飯菜,哪怕再好吃,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並沒有什麼關係。”
救命的糧食,丁點不給人動,其他的都好商量。
只不過她身邊很多諸如孫建娥這種本家妯娌,領會不到她這種境界,總以為她好欺負好說話,所以壞事不沾邊,好事搶著湊。
當然,沒踏破沈淑君的底限,她是懶得計較這些的,經歷過崔家的地獄式摧殘,這些對她來說就是毛毛雨。
自家吃不飽的時候,他們是不會來要她的救命糧的,有好吃的時候,讓小貧農來,也不過是嘴饞,能吃多少?
所以,她向來不對孩子吝嗇,哪怕孩子是被大人挑唆來的。
小貧農就拖著兩條大鼻涕走進來,吸溜吸溜的讓莫應熠一下子就沒有食慾,大聲道:“這麼大了還那麼髒!”
沈淑君讓他不要那麼大聲,她領著小貧農去灶間拿了個玉米皮幫他把鼻涕擦乾淨,又洗了洗嘴巴。
小貧農一天到晚的不洗臉,有鼻涕就用襖袖子蹭,蹭得臉上滑溜溜全是鼻涕,襖袖子更是黑亮油光跟打鐵的似的。
沈淑君拿了一個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