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善男信女。
為了跟蹤採訪這一次的公選,唐玉這一次是親自帶隊,下了大力氣。
她主要把目光投向了每個省的候選人,希望能在這一批候選人中透過自己的眼力來篩選一批跟蹤報道的物件。
透過跟蹤報道,可以全方位的把這次公選的種種問題和考驗都報道完全,力求把這一次候選人參選的各種心路歷程都報道出來,從而把這一次宣傳工作做成樣板。
她能明顯的感覺出來,這一次來參選的很多幹部表情很凝重,畢竟,十幾比一的選中比例,成為了壓在很多人心口上的一塊巨石。
而另外一方面,她又能明顯感受到這一些精英們在竭盡全力的向嶺南推銷自己,這一點從他們接受媒體採訪的態度就能看出來。
有很多人甚至主動向媒體表示一些自己的觀念和見解。
唐玉今天是帶足了人馬來的,為了組織這一次宣傳,她組織和省電視臺合作,平面媒體加電視媒體一起聯動,目的就是要把報道最大化。
本來如不是特別關鍵的人物,她是不親自出面採訪的。
但是她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很年輕的幹部從省委組織部大門報到處出來後就急匆匆的往外跑,好像是在躲避記者,她職業本能作祟,立刻湊上去即興採訪。
而隨行一起來的電視臺攝影一看她親自出面,攝像機也往這邊轉過來。
“請問這位同志,您是哪個省的備選幹部?”唐玉客氣的和陳京打招呼。
陳京站住身形點頭道:“我來自楚江省!”
唐玉瞟了一眼手上的材料,馬上道:“哎呀,同志,請問你就是陳京處長嗎?根據我們拿到的資料,這一次楚江只有一個年輕幹部參選,沒想到這麼巧,我今天能採訪到您!”
唐玉的殺手鐧就是親和力,有人說她笑裡藏刀,大致就是說的這個特點。
她言談舉止很柔和,但是文風相當的犀利,尤其是一些批判的問題,有時候她是毫不留情。
唐玉和陳京很快的就聊開了,而當她把話鋒轉到這一次關於公選歧視的看法的時候,陳京的回答讓人十分的意外。
陳京表示,他對歧視表示理解,再說了黨內選拔任命幹部,一定要選擇最合適的幹部,因為這是對人民負責任。
所以,因為某個崗位的特殊情況,而提出任何條款,只要是實事求是,符合實際的,都應該是合理的,不應該把這些條款當成歧視……
同時陳京還認為,有很多人在歧視這個事情上大做文章,是有炒作之嫌的,沒有必要。
這一次關於幹部公選報道策劃的成功,是唐玉得意之作。
今天她還是第一次遇到陳京這樣的回答,不知為什麼,她心裡就犯堵,心情一下子就糟糕了。
她忙裡偷閒看了陳京的資料,資料上陳京是來自於港大培訓班,她一想陳京這條件明顯就比其他的幹部有優勢,他自然希望這些歧視條款能夠實施了。
這樣一想,她心中對陳京就有了成見,她立刻問出了激烈的問題。
她的殺手鐧就是那十大反問,陳京皺了皺眉頭道:
“記者同志,我個人的觀念是要客觀的看待這一次公選活動。一方面我們要重視,另一方面我們要理性的看待。不管怎麼說,這只是省裡面要選拔一批正處級幹部的公選,不宜拔得太高。
另外,媒體對公選的報道,應該還是適度和適宜為好,過度的報道或者是過度的聚焦,不僅是浪費資源,而且也不利於公選的順利開展。”
陳京是組織部出身的幹部,而且他也是嘗試過公選的幹部。
他非常清楚類似這樣的公選,最忌諱的就是被人惡意炒作,一旦炒作起來,別人關注高了,問題就會暴露很多。
改革本來就很艱難,就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而一旦被過度聚焦之後,各種不成熟或者說是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這對改革是極其不利的。
很有可能因為媒體的原因,讓管理層或者是領導動搖信心,一旦那樣,整個改革就會停滯不前,這是非常讓人惋惜的。
陳京是這樣的態度,他認為理所當然。
當時唐玉卻越聽越覺得陳京不順眼。
陳京這話是什麼意思?是講她搞惡意炒作嗎?
這明顯就是含沙射影!
就在唐玉臉色不好看,思路打結的當口,陳京客氣的衝她點頭,然後慢慢的離開。
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陳京已經出了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