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能化險為夷。嶽肅既然是先帝信任的託孤之臣,自己為什麼就不能有先帝的這份心胸呢。
受封之後,嶽肅三日後出師。
這三天時間,嶽肅派快馬傳令給山東、山西、湖廣、天津、福建。
令山東巡撫吳如夢調集人馬在五日之內,趕往濮陽聽命。令宣大總督吳思南調集人馬在五日之內,趕往潞安府聽命。湖廣總兵邢鷹,調集人馬分兩路,一路在襄陽,一路在武昌聽命。令福建水師總兵孔有德,率水師戰船沿運河進入黃河。令天津水師總兵毛有見率戰船進入黃河聽命。
令箭全部發出,嶽肅誓師,皇上朱慈焴親自為嶽肅踐行,嶽肅這才率兵五萬,從北京出發,十日之後,抵達安陽。
安陽屬於直隸與河南交接,剛一到此,嶽肅就得到訊息,吳如夢的兵馬已到濮陽,距離安陽,不過百里。吳思南的兵馬也已抵達潞安府,但是吳思南沒有親來,這也是嶽肅的意思,吳思南派司馬喬禹率兵四萬,趕來匯合。毛有見的水師,業已進入黃河,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除了自己這邊的訊息,流寇的訊息,嶽肅也得到,鄭州失陷,鄭王被殺,流寇大軍破城之後,旋即向東攻開啟封。
嶽肅得到這個訊息,立刻中軍帳議事。
他手下的將領,除了金蟬、鐵虯、虎子等人之外,還有從北京五軍都督府帶出來的數員將領,朝廷給的官銜,不是總兵,就是副將。
可他們在嶽大人面前,基本上連大聲喘氣的膽子都沒有。不過因為級別原因,他們還要坐在金蟬等人的上首。
嶽肅升座中軍帳,掃視了眾將一眼,說道:“流寇現在攻開啟封,爾等都是久經戰陣的將領,對眼下的局勢,有何看法?”
“啟稟大帥,末將以為,我等應該立刻揮師前往開封,與開封城內的兵馬裡應外合,消滅流寇主力。”說話的是副將焦湘,此人在五軍都督府任職,但這輩子也沒打過仗,只是看了不少兵書。認為趕過去內外夾攻,才是良策。
都是五軍都督府出來的,其他將領聽了這話,一個個是連連點頭,支援焦湘的建議。
嶽肅卻是微微一笑,說道:“前線的戰報,你們一點都沒看過嗎?當初流寇攻打滎陽,開封和鄭州的兵馬,都坐視不理,任由流寇攻下滎陽。就衝這件事,我軍即便趕赴開封,也不可能做到裡應外合,只會一上來就與流寇主力一決死戰。流寇李自成部,現兵強馬壯,如果直接硬拼,你們認為,我軍能有幾分勝算?爾等可要知道,我們手中的兵馬,可是直隸最後的主力了,若是戰敗,李闖很有可能乘勝追擊,直取北京。”
嶽肅把話說完,眾將全都沉默了,這一仗事關重大,萬萬輸不得。而且流寇現在擁兵四十餘萬,是官兵的數倍,正面交手,很難說誰輸誰贏。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按兵不動】………
第一百三十五章按兵不動
“朝廷這邊的兵馬,本帥這裡有五萬,吳如夢那邊也有五萬,司馬喬禹率四萬,湖廣邢鷹那邊也有五萬,加上máo有見的水師兩萬人,總計二十一萬。~~但流寇李自成的兵馬就不下四十萬,還有其他各家流寇,兵馬幾萬不等,我軍一上來就強攻,擺出與敵一決死戰的架勢,所有流寇必然眾志成城,與我一戰。曹文詔、孫傳庭他們,一個個都先後戰敗,喪命於流寇手中,由此可見,流寇也並非全是烏合之眾。行軍打仗,最忌輕敵,所以不能冒進。本帥現有一計,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前番河南巡撫熊文燦上報朝廷,說招安了劉國能、張獻忠、羅汝才的流寇,後張獻忠與羅汝才復叛,而劉國能卻一直被朝廷效命。本帥以為,招安之策還是可用的,許以官職,讓他們幫助朝廷,一起對付闖逆。諸位將軍以為如何?”嶽肅微笑地說道。
“嶽大人,您也說了,前番招安了三個流寇頭領,但卻只有一家願意效忠朝廷,其他降而復反,只是騙朝廷的糧餉。流寇反覆無常,朝廷豈能再允許他們詐降?”說話之人,是成安伯郭真。郭真是勳貴出身,現在左軍都督府任都督同知,這次是和流寇決戰,北京城的大部分兵馬全都調了出來,這些勳貴們也得有力出力不是。可別看他是伯爵,但嶽肅是主帥,他照樣得在下手坐著。
“詐降,那也分是在誰的面前,他們可以欺負熊文燦,哼……本帥是那麼好欺負的嗎?”嶽肅冷笑一聲,說道:“本帥打算派人秘密渡過黃河,將招安的佈告灑出去,但凡有意投誠的,本帥都會授以官職。想要詐降,那就要看他們的演技了。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想要投誠,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