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嶽肅行文北直隸,在北直隸全面開展。北直隸下轄順天、保定、河間、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永平八府。府城之內,設二級分行一家,分行行長較本地知府低一級,還設一級支行十家,二級支行四十家,一級支行行長為從七品,二級支行行長為從八品。府下各縣,置一級支行一家,縣城內設二級支行四家,三級支行十家,三級支行行長為九品。縣下各鎮,視鎮子大小,如大鎮,則設二級支行一家,三級支行兩家;如小鎮,則只設三級支行一到兩家。
在北直隸開展的同時,嶽大人也派人前往南直隸,在南京城內開設一級分行一家,行長為從三品,再怎麼說也是南京,其他各省的一級分行,行長給的是正四品。南直隸下轄十四府,分別為:應天、鳳陽、淮安、揚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和北直隸一樣,開始選點開設銀行。銀行的建設過程中,又從北京調撥白銀、銀元、銀角、模具、熟手工人走水路前往南京。
南直隸地方,一次xìng的全部開展,也有些苦難,嶽肅的意思是先從南京開始,然後開展到各府。南京一級分行與下屬各府的二級分行,有權自行製造銀幣,但需要朝廷的監督,每處都要派監察御史,東廠暗探。
!@#
………【第四章 投資】………
第四章投資
銀行業的開展與貨幣的兌換,從北京擴充套件到北直隸,跟著又從南京發展到南直隸。'本章由網友為您提供更新'大明朝一向以兩京為軸心,這兩處發展起來了,其他的地方,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一級分行擁有造幣的權利,全國十三省很快就全面開展起來,這一次大的改革,對於大明朝的發展,無疑是進步了。這個世上,只要有利益,就會滋生貪腐,可是這一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上下官員,竟然沒有一個敢把伸到銀行業裡,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是呀,有一句話叫做上樑不正下樑歪,現在上樑端端正正,下面的哪個還敢歪。誰都知道,嶽行長不是吃素的,這件事由他親自主持,你要是敢把手伸進去,就要了你的腦袋。
當然,在選擇一級分行行長的時候,嶽大人也是把眼睛擦的雪亮,幾乎是把應選官員的底細查了個底朝天。比如說湖廣一級分行的行長,嶽肅委任的官員叫作史可法。
史可法是地地道道的東林黨人,順天府人,崇景元年的進士,最早在長安做推官,官聲極好,在剿匪時期也多次立功,在嶽肅入川的時候,曾在漢中會面,後來安撫百姓,也立下不少功勞,被嶽肅保舉為兵部郎中。這一回,嶽肅開展銀行業,知道史可法為人剛正,絕對不會舞弊,也就忽略了他東林黨人的身份,由他主持湖廣分行。
史可法到任之後,做的也很好,沒有出一點差池,兢兢業業,沒有因為自己的背景,去給嶽肅添luàn。
親信之中,有能力的必須要提拔,沒能力的,雖說也要提拔,但不能委以重任,以免惹出是非。不是親信的,只有你有能力,嶽大人絕對不會埋沒你。但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得是清官。當然,嶽大人不會忘記楊奕山,南京分行直接就jiāo給他兼管了。
一年半下來,朝廷一共兌換了將近十億兩白銀,這個數字,也說明老百姓認可了這種貨幣,開始流通使用。尤其是在江南,貨幣兌換的最短,從這裡也能夠看出江南的富庶。造幣的利潤是很高了,能佔據二成七八,十億兩白銀,這算下來,朝廷起碼收入了兩千七千萬兩白銀。
看到這個數字,張嫣傻了眼,戶部的官員也傻了眼,這麼多銀子啊,朝廷發了,有錢了。張嫣除了傻眼之外,就剩下傻笑了,可以說,幾乎每天都笑的合不攏嘴。她最早出資了八百萬兩銀子,內宮的全部家當,可是現在,已經淨賺三千多萬兩。皇家從來沒有這麼富裕過,從太祖開國到今天,這是內府銀子最多的時期。後世的史書,應該也會將自己的功勞記上吧,後世的子孫也應該能夠看到,是自己讓皇家變得有錢起來。
一年半來,銀子是沒少賺,但卻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流通的貨幣已經差不多夠用了,兌換銀子的人越來越少,而天下間這麼多銀行,該怎麼辦,難道是要裁撤。要知道,府裡的銀行,一個月下來,多少還能換一些,但是縣鎮裡的銀行,一個月下來,根本都兌不了多少銀子了,尤其是一些小鎮,一個月連幾十兩銀子都兌換不出來,朝廷總不能白白給他們俸祿吧。雖說朝廷養的閒人很多,但也不能誰都養吧。
嶽肅也看到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