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也是所有太監的終極理想。
“太后,說句不中聽的話,老奴當年能幹上這個差事,是託了太后您的福,若按照正常次序,應該是劉公公的。太后或許是因為某種原因,不想將這位置給他,才給了老奴。此等話,放在以前是不敢說的,但現在時不久矣,老奴也就什麼都敢說了……”鄒義的臉上lù出一絲微笑。
“呵呵呵呵……”張嫣也笑了,說道:“哀家總是欣賞誠實的人,你現在能在哀家面前說出這話,可見你也是一個真摯之人。正如你說,確實如此。現在卿家連這話都敢說了,那推心置腹,為哀家舉薦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來,應該不難吧……”
“在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人選上,宮內也有宮內的規矩,需要論資排輩的。當初太后選擇老奴接替魏忠賢,不也是因為老奴的資歷。老奴行將就木,能接替老奴的人選,無非是劉公公以及御馬監的曹化淳。這兩個人都在宮內沉浮多年,不論是誰來接替老奴,都是可以的。只是太后,希望選一個既有本事,資歷又夠,而且和外臣有沒有什麼牽扯的人,這樣一來,不免就稍微難了點。假使老奴能夠撐上幾年,太后就不會為此cào心,伺候皇上的趙治便可接任,然現在皇上年幼,趙治的資歷,還差了一層,現在接任,那是害了他。老奴才曾想過,老奴走後由誰來接任最為理想,最後認為,由劉名果接任掌印太監最為合適。至於東廠,可由曹化淳接掌,並接任劉名果司禮監秉筆太監一職。原先御馬監掌印太監一職,可依次遞補,趙治晉級司禮監第一隨堂太監,為將來打基礎。”鄒義說出心中的想法,由於氣力不支,說這麼多的話,用了很長時間。
對於接班鄒義的人選,張嫣一直難以取捨,劉名果、曹化淳都是合適的人選,原本張嫣更加傾向於曹化淳,可在福王遷離封地的那件事情上,張嫣對劉名果又有了一些改觀,如此一來,心中更是無法抉擇。至於說伺候小皇帝的太監趙治,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趙治的資歷不夠,經驗方面,比之那些人也要少上許多,朝廷是多事之秋,此刻讓一個不懂行的人上臺,無疑是添luàn。
鄒義的建議,可以算得上是最為穩妥的了,讓劉名果和曹化淳互相制約,又一起為皇家做事,對內對外,都算不錯。張嫣點了點頭,說道:“卿家此言大善。”
隨後,張嫣又與鄒義閒話幾句,見鄒義實在沒有什麼jīng神了,才讓他回府。
嶽大人在出宮之後,少不得要安撫一眾降將,在京中逗留兩天,便匆匆趕回洛陽。朝廷用來安撫京內降將的旨意,嶽肅也帶到這邊,也算是給隨在身邊的這些降將再吃一粒定心丸。
福王的事情,可以延緩,那就延緩吧,反正嶽大人不會為這等事著急。大軍即將開拔,出發之前,嶽肅分別召見了一批人,這些人都是張獻忠手下的降軍,而且都是四川人。
嶽肅給他們每人都單獨安排了任務,有的是負責給川中張獻忠部下的將領送信,信是張獻忠當初投降時寫的,勸自己手下的將領歸順朝廷,不要再跟著李自成造反,在川中給官軍充當內應,見機行事,功成之日,朝廷必有重賞。
除安排人送信外,剩下派出的人,負責在川中撒佈訊息,將朝廷的安撫政策告訴川中流寇,只要願意歸降,每人都有土地和銀子,想要當兵,朝廷也會接納。但凡流寇將領,率眾歸降的,都會越級封賞,誰能擒斬李自成,朝廷封他為伯爵。
順便,還要宣傳一下官軍的實力,雄兵百萬,戰將千員,若不早日投降,便叫爾等死無葬身之地。
這些人領命而去,三日之後,嶽肅大軍開拔,水陸並進,前往四川。離開洛陽的時候,自己的兵馬,是一個人也沒留,王坦、厲家兄弟所統率的那支駐紮洛陽的部隊,全都跟著入川。
水路那邊,除máo有見的兵馬外,嶽肅又撥給金蟬兩萬兵馬,跟máo有見一起走沱江,但叮囑不用急著jiāo戰,見機而動。
嶽肅親統主力大軍五十萬,號稱百萬,從襄陽進漢中,與司馬喬禹、左良yù、秦良yù、曹變蛟會師,朝成都殺去。
想要到成都,綿竹關是必經之路,這些年來,此處經過無數戰火的洗禮,雖說城牆有些地方破損,但大體上是無礙的。李自成對綿竹關很是重視,派手下大將高一功、劉方亮率大軍八萬坐鎮此處,並下了死令,絕不能讓官軍踏過綿竹關。
李自成這兩年來摧城拔寨,手裡也搶了不少大炮,他幾乎將所有的家底都放到了綿竹關,上百mén大炮擺在關上,要和官軍對著幹。
官軍方面,司馬喬禹與曹變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