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玄妙而神秘的《周易》
《周易》是中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一部奇書,儒家重要經典之一。
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源頭,也是人類文化史上最具璀璨奪目的華章。
兩千多年來,《周易》不斷地釋放出它的智慧能量,影響著華夏民族及世界各族人民心理特徵的形成,吸引了眾多有識之士為之孜孜以求,皓首探索。它博大精深,玄奧神妙,自從漢代被奉為“眾經之首”以來,古今中外的研究者,所作註釋和解疑之書多達兩千餘種。“易學”之學,已成為世界級的專門學問!
歐洲哲學權威捷恩稱讚《周易》是“智慧寶典”,說它“亙古常新,並且與最新的原子論物理學頗多相同之處。”我們的東鄰日本,更是推崇《周易》,明治維新時期曾嚴格要求政治家:“不知《易》者,不得入閣。”
當今社會,《周易》更是風靡世界。國際上普遍認為《周易》是一本奇妙的未來學著作。《周易》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引起人們如此強烈的興趣,主要在於它深奧的哲理和對事物作出判斷、預測的準確,以及它提出的變易、簡易、不易宇宙法則和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
一、人更三聖 世歷三古
1.伏羲構畫八卦
伏羲是神話傳說中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如同亞當、夏娃締造了西方文明一樣,伏羲、女媧點燃了華夏文明的薪火。
遠古時期,伏羲的母親華胥在經過一片水草豐美的雷澤之地時,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十分好奇,便赤足踏上去,從此有了身孕,生下兒子伏羲。
為了繁衍人類,伏羲與妹妹女媧滾石成婚。後來,他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成為部落中最具威望的首領。他教人們打獵、捕魚,並教人們把漁獵得來的魚蝦獸肉放在陶器裡煮熟了吃,把活著的野獸畜養起來,以供不時之需,從而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歷史。他還遵照母親的遺囑,沿渭水、黃河向東而行,最後輾轉、遷徙至陳倉(今淮陽一帶),並在此建都,成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帝王。
伏羲愛民如子,到處考察風土人情,為民興利除弊。透過觀察,他發現浩瀚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和現象,譬如日月執行,四季變化,草木枯榮,甚至男女雌雄等等,都包含著陰和陽、表與裡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
他將觀察到的這一切,用簡單的“—”(陽)與“……”(陰)符號記錄下來,然後“觀物取像,取像類比”,並依龍馬之圖,將“—”與“……”重疊,即 (乾)、 (坤)、 (震)、 (艮)、 (離)、 (坎)、 (兌)、 (巽),畫成圓形圖案。此即被後人稱之為的“伏羲八卦圖”。每卦三爻,下面一爻代表地,中間一爻代表人,上面一爻代表天。其實這些符號,在當時只是用來記事和占卜的一種文字,它們分別代表了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物或自然力。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伏羲八卦不斷演變和發展。夏有《連山》,商有《歸藏》,最終流傳下來的是文王八卦。為了區別,後人把伏羲八卦叫做先天八卦,把文王八卦叫做後天八卦。前者講的多是自然規律,後者講的多是人與社會。
2.周文王推演八卦
周文王,姓姬名昌(公元前1213年-公元前1117年)。商末,周族在岐山之南開荒種地,築城設吏,逐漸形成一個奴隸制國家,並且日趨強大。商王文丁感到威脅,派人殺害了姬昌的父親季歷。
後來,姬昌繼位。他勤於政務,重視農業,禮賢下士,廣羅人才,不斷為翦商大業作準備,終使“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殷紂王十分驚恐,設計把姬昌騙到羑里(今河南湯陰縣北),囚禁起來。
殷紂王採取種種野蠻手段,對姬昌進行侮辱和折磨,並殘忍地殺害了姬昌的長子,做成肉羹逼其吞食,企圖從精神上到肉體上徹底摧毀姬昌。姬昌不屈不撓,在被囚的七年裡,發憤治學,潛心研究伏羲的先天八卦,預測自己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他用蓍草做工具,將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並系以卦爻辭。每卦六爻,加上為首兩卦各多出的一爻,共三百八十六爻。
爻,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會。爻代表陰陽氣化。爻之動而有卦之變。故爻是氣化的始祖。
“—”性剛屬陽,為陽爻;“……”性柔屬陰,為陰爻。萬物的效能即由此陰陽二氣演化而來。在陰陽的互動作用下,乾坤定位,萬物化生。宇宙間變化萬千錯綜複雜,都是基於乾坤開合、陰陽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