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連到他們的人情網上。
“是!!”劉文蔚、蕭劍兩人大聲應是!將這兩份卷宗放下後,轉身緩步離開了乾清宮。
這一次陳鳴就又要見一見血了。
由著一個奸商,揪出來一串該死的玩意兒,集體處決,好好地驚醒一下朝野上下。細細的想來,陳鳴覺得這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好比‘整風’運動,隔上幾年來上一次。用鮮紅的血液,來給全天下的人提一個醒。
中國兩千年封建式,包括打祖龍上溯千年的時光當中,這貪官就怎麼殺也殺不絕。
這個問題陳鳴曾經問過紀曉嵐,因為這個在21世紀大名鼎鼎的人物,本身也不算多麼清廉。
紀曉嵐給陳鳴講了一個故事,陳鳴的問題被他藉著這個小故事,給回答了。
北周的開國者、南北朝一大猛人宇文泰,相傳早年時為一統天下遍訪天下賢才,有天遇到了號稱諸葛之才的蘇綽,向其討教治國之道。兩人一見如故,密談三日三夜,宇文泰還未厭倦。
宇文泰問蘇綽:“國何以立?”
蘇綽答:“具官。”
宇文泰問:“如何具官?”
蘇綽答:“用貪官,反貪官。”
宇文泰納悶:“為什麼要用貪官?”
蘇綽答:“無論打江山還是坐江山,都需要手下人為你賣命,可讓別人賣命就須有好處,你沒有那麼多錢,只好給權,讓他用權去搜刮民脂民膏,他不就得到好處了嗎?”
宇文泰再問:“貪官得了好處,我又有什麼好處呢?”遍地貪官,老百姓是會罵孃的,也是會揭竿而起的。
蘇綽卻答:“他們能得到好處是因為你給的權,為了保住自己的好處,他們就會拼命維護你的權利,有了一群維護你的權利的官員,你的江山不就鞏固了嗎?”
宇文泰又問:“我既然已經用了貪官,為何還要反?”
蘇綽答:“這就是帝王權術的精髓所在。你既要用貪官,也要反貪官。你看,這天下哪有不貪的官?官不怕貪,怕的是不聽你的話。以反貪為名,消除不聽你話的貪官,保留聽話的貪官。這樣可以消除異己、鞏固你的權力;而且貪官對你雖然忠誠,但他們在民間的名聲一定很不好,你反貪官就得到了老百姓的認可,得到了名聲大義。
你可以把不好的事情、責任都推到他們的身上,讓百姓們知道社會出現這麼多問題並非你不想搞好,而是下面官吏不好好執行你的政策。殺掉那些民怨太大的官員,將會收攬到很多的民心。同時你還能把他們搜刮的民脂民膏放進自己的腰包,充實自己的財力。
而如果你用的全部都是清官,這些人深得百姓的擁戴,但他們要不聽話,你有什麼藉口來除掉他呢?強行除掉甚至會引來民情騷動。
不聽話的清官還不如貪官。
最後你還能借此告訴貪官們,他們的把柄就握在你的手中,你可以用他們,讓他們享受富貴,也可以殺他們,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這樣他們哪還會輕易地背叛你呢?”
宇文泰聽了如醍醐灌頂,之後十年用心竭力,終成一時霸業。
當然,史書上只記載兩人有過一次徹夜長談卻並無對話內容,甚至連這個小故事是紀曉嵐從哪本書上看到的,還是他自己意會編纂的假託之文,陳鳴都不清楚。但這真是一個很好的故事。
這從一個側面道出了中國帝王之道的一個縮影。
不過陳鳴後來想了想,這還不是最早的好故事。在宇文泰與蘇綽對話的七百多年前,蕭何與門客也有一次厚黑之極的對話。蕭何自汙的傳聞,可是封建史上官員自己的一次絕佳表現。
然而‘宇文泰’的那條路,陳鳴不取。
因為他要創造的中國是一個跟過往歷朝歷代都有所不同的新中國。
可他要坐在劉邦的位置上,對於自黑之前的蕭何,可真的做不到無動於衷。這不是人家劉老三不夠大氣,而是真真的身不由己。
按照那段假託之文,貪腐,是維護江山的必要手段;反貪,也是維護江山的一個必要的表演環節。
陳鳴不想重複走上那條路,21世紀出了那麼多大案,很多人義憤填膺追問這麼多年為什麼沒發現這些貪官,早年又是誰提拔的貪官?當年的小草根陳鳴也是其中之一啊。
而現在他當家做主了,搞出了責任追究制、財產公開制度等等‘枷鎖’的約束,就是希望能儘可能的杜絕這一現象的‘再’發生。但是現在這樣的社會,或許真的就殺不盡貪官汙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