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了。陳惠覺得稱王好,漢王!
然後他就談到了稱王大典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還有復漢軍的官體,再有他——陳鳴的封號,陳惠想給陳鳴封公,雖然不很直接也比較明確的確立他的儲君地位。
對於這個問題,老家的一幫人意見就不一致了,主要分兩撥。一撥人說要稱‘魯公’,這是起家之地,有很大很直接的紀念意義;另一撥人的舉‘鄭公’,因為魯這個字不管之前怎麼樣,現在一般都指山東了,而魯山追根溯源,是當年春秋時鄭國的地盤,當稱鄭公;
結果支援‘魯公’的一幫人噴‘鄭公’的支持者沒文化,夏、商時,魯山縣初稱魯,後改稱魯陽,成為魯公名正言順。兩幫人鬧得不可開交。
陳惠這封信就是要把情況給陳鳴說一說,想讓陳鳴自己定個主意,然後就是關於官體問題,這是要整個系統,脈絡清晰,能覆蓋民生軍政各個方面的。
陳鳴看了這封信有些哭笑不得,自己這老爹還真的是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自己說要拿下湖北,溝通豫西南,解老根據地之難,他也就可以放心大膽的稱王稱公了。陳惠真真就考慮起這個問題來了,哪怕現在武昌之戰還沒個結果,戰鬥正進行到要緊關頭!
陳惠跟陳鳴很不客氣,這封信上還提出了要銀子,要糧食、鹽,就個人問題,還要好面料,要好繡娘。陳鳴大軍掃蕩了東南,缺什麼都不會缺銀子。而南京、蘇州、杭州是滿清的江南三大織造府所在,有著整個中國最好最貴重的面料和繡工最好的繡娘。
陳惠要稱王建制,要有吉服啊,且老祖母黃氏,老孃高氏,還有陳鳴自身和李小妹的,甚至是小陳鼎的,都要有一連串的吉服。陳惠現在看不上魯山的繡工了,他也知道陳鳴掃蕩江南的時候從南面摟了不少好繡工過來,這樣的大事,自然要用最好的了。
至於銀子什麼的,那本身就是陳鳴要交到將軍府的。除了進財政部外,還有一部分要進陳家的內帑。當初陳鳴掃蕩豫南,縱橫鄂北,也給陳惠摟了不少的錢。可一年多時間,銀子都在嘩嘩的流水一樣開銷,上百萬兩銀子是很不少,可在幾萬大軍和日益擴大的官員系統,以及人數更多的煤鐵工業系統面前,能頂什麼用?
“大都督,咱們就是在魯山起家的,誰知道鄭國不鄭國的。我以為,大都督當稱魯公。”
“魯山是我軍兵興之地,當以魯為號。”
劉武等身邊人紛紛獻言,這些人到多是認為‘魯公’更為合適,同時也恭喜陳鳴,得了這個封號後,他儲君的位置就名正言順了。
至於官體,這些人就發話不多,更不要說還有各類法律典章要規範,這是一個大工程。
“咱們復漢軍好像還沒人能提綱挈領,如蕭何、李善長那般服眾,定一國之典章法度自然就有的草草。這事兒定會有很多人參與進來。”整個復漢軍興起一兩年時間了,而文治上給人的感覺還是欠缺的很,這次典章法度中又有陳鳴摻和進來,他現在的主張可以用‘民本’思想來形容,但這只是他自己說,讀書人可不認同。些許聲音還都是在他打贏了蘇北決戰後才響亮起來的。那麼這套典章法度新鮮出爐之後,怕又會被全天下計程車紳噴的沒臉沒皮了。
眾人恭喜陳鳴,退下去後,陳鳴身邊就只剩下劉武。劉武給陳鳴端了一杯茶,道:“大都督何必為此事擔憂。聽說左右軍師等宿老,如今人人都養著不少幕僚清客,他們如果要參與進來,可不正好人得其所,才適其用。”甭管那些幕僚清客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水平,反正能用。這些宿老的聲音只要能發出就行,管不管用就是另外一回事。
“好,這句話說得好。人得其所,才適其用。”這八個字引起了陳鳴的感慨,復漢軍打回湖廣,就準備不再放手湖廣了,黃州已經在拉架子了,其中一些官員的資歷,真的……,拿不出手啊。“事實上這民間有才華的人多的是,只不過之前沒有被放到好的位置上罷了。就像九江的那個蕭樓,現在在湖口乾的就很不錯麼。能擺平湖口地方,徵召上千民夫上前線轉運物資,挖掘戰壕,修築陣地,而縣鄉無有不穩者,這樣的官就是能吏。
之前他給姑塘分關的監督曹傳德當師爺,也只是一個通文墨明算理的普通人,現在在知縣的位置上就乾的如魚得水。”蕭樓當初在姑塘分關上,跟商人還有關上的老油子天天打交道,官私勾結,陰陰私私的看過太多太多了,算計上陣的不差那些老手。復漢軍拿下九江後,蕭樓躲在鄉下不露頭,倒是蘇北決戰之後跳出來投靠了九江復漢軍。很快就被拔為知縣,在湖口縣乾的真心不錯!就是這樣迅速便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