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瑾努力地朝張彩擠眼色,想讓張彩出面說上幾句,可是張彩不傻,這個時候,你出來說任何話,所面對的不只是葉春秋,也不只是內閣的大學士,不只是那些御史,便是連今日站在班中的諸位宗室藩王,便是其他幾個國公,怕也未必答應。
沒有人知道鎮國府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但是大家卻是知道,現在葉春秋所提出的,對那麼多人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張彩不敢觸這個眉頭,所以很聰明地,選擇了裝聾作啞。
終於,朱厚照很愉快地想通了,似乎……朕暫時也不缺錢是不是?似乎……
他眯著眼睛,然後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接著道:“朕沒有想到啊。”
先是做了這麼一個開場白。
然後他微微仰面,徐徐站起,揹著手,踱了兩步,顯然,以前為了中官,朱厚照是沒少背黑鍋的,現在他決心不背了。
“朕萬萬想不到,中官之害竟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啊。”
他的語氣悲痛而有力,當年他就是這樣忽悠諸位師傅們的,現在只是情緒照搬辦了,道:“先帝將江山交到朕的手裡,朕以為祖宗之法,致使弊病叢生,於是讓劉瑾開了新政,原以為可以天下清明,可以裁撤掉冗員、冗官,可以效仿先帝一樣,建一個清平世界,可是朕看了許多奏報,真是觸目驚心,朕……朕真是有錯啊,苛政猛如虎,這是王師傅教誨朕的話,朕今日方才幡然醒悟,這些中官,朕如此信任他們,誰曾想,他們竟如此恣意胡為,如此膽大包天呢,他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宮中,都代表了朕啊,他們殘害一個百姓,即是朕的過失,朕真恨不得下詔罪己,好生檢討自己的過失,傳朕的旨意吧……”
朱厚照深吸一口氣,肅然道:“立即召回所有中官,廢黜新政,對於那些危害一方的,統統都要嚴懲不貸。”
呼……
這回,是真正的大局已定了。
葉春秋先是挑起了百官對新政的怒火,先行煽風點火,讓反新政的力量浮出了水面;接著又收買了宗室和勳貴,使他們也成為了祖宗之法的捍衛者,而在這巨大壓力之下,鎮國府的分紅,成為了壓垮新政的最後一棵稻草。
現在……總算情勢一面倒了。
沒了新政,就沒了中官,那些在地方上權柄極大,作威作福的中官,某種程度都是劉瑾和張彩這些人爪牙,葉春秋等於一劍將他們的爪牙都斬斷了,而接下來,中官召回,勢必要嚴懲一些人,這些人都是劉瑾的徒子徒孫,可以想象,接下來若是攀咬出了點什麼來,那……
葉春秋抬眸,意味深長地看向了劉瑾。
劉瑾已是嚇得魂不附體,身軀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他一直認為自己控制住了內帑,就控制住了陛下,而顯然他失算了,這一跤摔得很慘,他甚至沒有心思去報復,因為此時此刻,報復已經沒有了任何意義,想著怎樣自保才最重要,他整個人萎靡不振,一下子撲倒在了朱厚照的腳下,惶恐地道:“陛下,奴婢萬死。”
(未完待續。)
第九百九十一章:陛下威武(第六更)
現在,劉瑾跪下請罪,並沒有讓太多的人感到意外。
劉瑾當然是萬死的。
當初的時候,劉瑾和朱厚照是命運共同體,有錢大家賺嘛,所以新政有再多的弊端,大家也是肝膽相照,劉瑾辦事,朱厚照收錢。
朱厚照收了錢,當然打死不能承認新政有什麼問題了,你們鬧吧,朕就不鬆口。
而現在的問題在於,當大家一致認為新政禍國,朱厚照缺錢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那劉瑾和朱厚照還存在那穩固的關係嗎?
於是,在眼前形勢之下,朱厚照想明白了,終於開了口,要裁撤新政,既然要裁撤新政,就必須有理由,理由是什麼呢,當然是中官殘害百姓。
那麼問題就又來了,是誰縱容中官殘害百姓呢?
一般人想背這個鍋還真不容易,雖然方才朱厚照痛心疾首地說這是朕的過失,可是……
別開玩笑了,皇帝只是隨口說說而已,新政害了這麼久的民,而陛下是天下之主,這個鍋,陛下可以背嗎?
皇帝不背,誰來背?
劉瑾一臉慘然地拜倒在朱厚照的腳下,他怎麼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新政是他提出來的,事兒也是他辦的,中官的人選,有不少也是他推薦的,好嘛,你能說陛下這幾年來,唯一的施政,也就是這所謂禍國的新政,都是皇帝的錯嗎?
當然不能,劉瑾除了主動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