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就緒之後,就是等工部那兒調撥匠人和錢糧了,那塊地,天子已經和壽寧侯商量好了,如今這塊足有近七千畝的荒地完全由鎮國府所有,在這裡,孫琦也已經開始僱人搭建了許多的工棚,所有的建築材料都可以同過通惠河運輸。
眼前的一切,對於孫琦來說,就像是做夢一樣,世襲千戶,對於他這種無權無勢的小民來說,還是極有吸引力的,這使他開始幹勁十足來,他心知自己的未來都在這鎮國府上,所以更加不敢怠慢。
葉春秋拿著圖紙,帶著一干匠選址,丈量地基,做著各種先期的工作,而在另一邊,一群匠人已經開始按著圖紙製造鐘塔的大鐘了。
在這個時代,這絕對是一個複雜而浩瀚的工程,即便是照著圖紙一干人照本宣科,也會遇到無數的困難,指標的材料要求輕薄,所以必須得選擇較為輕薄的合金,彈簧在後世可能常見,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破天荒的東西,還有齒輪,每一個齒輪之間必須做到環環相扣,不容有半分的疏失,因而匠人們一次次的進行試製,最後一次次遇到難題,再將難題記錄下來,改換其他可替代物。
其實科學的高低並不重要,重要的使用科學的方法。
這一批匠人大多和葉春秋在一起,耳濡目染,大致已經對製造新玩意有了那麼點兒認知,先是理論,之後是進行實踐,若是實踐不成,就回過頭去檢查之前發生的疏失,尋到了問題所在,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再進行實踐。
一次次枯燥無味的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之後,這大鐘總算有了一些眉目,而大鐘所需要的許多部件,在現代來說都是破天荒的,匠人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機械已有了新的認識,彷彿一下子,跨入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他們突然意識到,原來彈簧的拉伸居然也可以產生力,而齒輪之間絲絲合縫,竟可以起到槓桿的作用,原來不同的材料特性全然不同,有的鋼鐵適合刀劍,有的鋼鐵適合指標,有的鋼鐵適合做彈簧。
等到他們當真開始去摸透這些原理和知識時,無形之中,開始摸入了機械製造的門徑。
葉春秋就是需要培養一批這樣的人,而這些人誠如鎮國新軍一樣,會成為葉春秋未來的種子。
他們白日除了要動手之外,到了夜裡,葉春秋還要讓他們上課,主要學的是算學,有時葉春秋也會親自去講一些課,卻是教授他們如何製圖,製圖非常重要,自己腦子有了想法,不可能憑空先造出來,而是要先透過一種所有人都看的懂,能夠互通的圖紙表達出來,最後才能在一起討論可行性,再原原本本,將這些東西製造出來。(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一章:仗義每多讀書人(第八更)
這種匠人在工坊裡的待遇很高,也正因為這種很高的待遇,才使他們成為人人稱羨的物件。
這其實就是千金買骨的道理,一個好的匠人,能夠過上體面而舒適並且受人尊重的生活,這就足夠使他們成為底層學徒和勞工們爭先效仿的物件了,越是底層,越是不敢想象自己能夠做官或者從商,因為那距離他們過於遙遠,而高階的匠人,卻可以成為他們努力的目標。
如此一來,在工坊裡的匠人積極性也都調動起來,很多人希望成為高階匠人的一員。
葉春秋讓孫琦在工坊裡請了一些夫子開課,教授一些識文斷字和算學的知識,這些從前認為讀書無用的人,而今卻是趨之若鶩,不少人願意去旁聽。
人就是如此,當你的生活黯然無光,你從出生開始,所有人就告訴你,你不需要努力,因為你的命運就是如此,你爹是軍戶,所以你也是軍戶,你爹是匠人,你未來也會是匠人,你不需努力,不需去提高,因為你的人生就是如此,即便想要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懶惰、敷衍,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懶惰和敷衍,與自己去努力得來的結果是一樣的,即便後頭有鞭子抽,也無法使他們振奮起來。
可一旦這個時候有人給他們指明瞭方向,告訴他們可以過上一種全新的生活,這種命運的改變並非是遙不可及,只要你願意付出,願意去學習,那麼你就可以得到回報,可以和某某人一樣,而今住上舒適的宅子,可以一日三餐有魚有肉,可以尋一門好親事,娶一個好媳婦,你的孩子將會有錢供養著讀書,那麼……不需要有人鞭撻,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自覺的行動起來,他們意識到,原來做工也可以改變命運,原來學習竟也可以得到回報,自然而然,大家便會願意拿出多餘的時間去提高自己。
這個世上從沒有懶惰的民族,他們缺的,不過是一個機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