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力氣活也比原來好找了。這於公於私都有好處的事情,又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這件事的長遠影響,元寶藏沒有考慮太多。老實說,大隋朝還能挺立幾年,誰也無法保證。皇上連續三年徵遼,每年都有八個月以上不處理政務。今年好不容易停止徵遼了,卻又心血來潮去巡視塞上,二月底就已經出發,一路上游山玩水,據說到現在還沒走到長城。有這種人當皇帝,大隋朝江山被折騰趴下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做官員的再不替自己考慮考慮出路,豈不是自個犯傻麼?

關於出路,元寶藏也悄悄做了打算。近二百多年,長江南北的朝廷走馬燈般換,每次江山易主,都有人身敗名裂,傾家蕩產。但也總會有那麼一批先知先覺的智者,每次都能趕在變化之前做好準備。其家族非但沒因為時政的顛簸而每況愈下,反倒從小到大,從籍籍無名到聲威赫赫,漸漸地直追兩漢以降那些名門望族。**他元寶藏的姓氏不算高貴,但上溯幾百年,也不算低賤。如果能趁著改朝換代的時機向上努力努力,說不定下個百年之內,便會出現一位三公九卿。

一旦能位列三公,哪怕只是短短數月,那就是幾輩子都受用不盡的榮耀。按照當下民間傳統,從今往後其家族就是雷打不動的名門。信都張家為什麼到現在動一動半個河北都跟著晃悠,不就是其家族與三國張昭能攀上那麼一星半點關係麼?某朝元某,位極人臣。這個目標如果能實現在元寶藏身上,那他身後豈不是要受族人晚輩幾百年的香火供奉?

為了心中的這個崇高目標,元寶藏不惜在某些時刻冒上一點小風險……比如三年前楊玄感造反時按兵不動了,比如身邊總有一些來歷不明的朋友來回走動了。再比如他會在某些時刻憑空拿出很多錢來,買一些緊俏貨物。諸如鐵塊、藥材之類,然後在某個別人注意不到的時間,這些貨物又悄無聲息地消失得乾乾淨淨了。其中很多玄妙,是不能對任何人說的。包括對心腹魏徵也不能明說。反正“桃李子,皇后繞揚州……”童謠傳了那麼長時間了,該懂的人自然會懂,不懂的人你跟他說了他也不信。

出於上述裡裡外外各種原因,元寶藏對郡內流傳的風言***一直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他從不出面解釋魏徵的所作所為都是受了他的暗中指使,雖然很多人知道沒有他的認可,魏徵絕對從府庫裡調動不了半分錢糧。同樣,他也不追問魏徵那些錢財糧食的去向,更不問離間計的執行結果。彷彿得了健忘症般,安安心心地做自己的甩手大掌櫃。

這種聽之任之的態度,讓魏徵愈發能放開手腳。開始時還僅僅限於書信往來,討價還價,用錢糧買平安的範圍,到後來居然發展到悄悄地跟鉅鹿澤、平恩縣各地做起了生意。一面代替賊人購買其急需的農具和種子,一面將張、程兩賊說不清楚從哪裡弄來的貴重物品送到城內店鋪中代為銷贓。無論哪個衙門的官員抱著什麼目的試圖過問,一概不予理睬。

到底魏徵從交易中拿了多少好處?武陽郡不少人都紅著眼睛,急切地想知道詳細。他們不是嫉妒別人發財,真的,天地良心,肯定不是。他們只是站在大隋官員的應有的立場上,覺得魏徵如此養賊會給大夥帶來預想不到的麻煩。至於麻煩到底大到什麼程度,他們也說不清楚。可自古以來,見過賊打家劫舍,誰見過賊人當官做老爺?賊無賊行,既非常賊。非常之賊,其後患也許就不可限量。

當有人透過光初主簿儲萬鈞的口,委婉而急切地將這番耿耿忠言轉達到魏徵耳朵裡的時候,長史大人只是微微一笑,如風掠發……直到儲萬鈞再三追問,礙於同僚的情面,魏徵才慢吞吞從書架上拿起一部尚未完成的史書,請儲主簿回去自己參詳。

那是當今天子楊廣心血來潮時組織儒者修訂的一部史冊,與這位天子做其他事情的習慣一樣,僅僅開了個頭,便再無下文。可就是開頭這幾卷內容,也足有數十萬字。在幾十萬字的記載中猜謎一樣尋找答案,儲萬鈞是費盡心力也沒猜出個所以然來。

鬧到最後,還是儲萬鈞的老對頭魏德深看不下去,一語道破玄機:所謂史家眼裡無新鮮事,要想知道玄成在做什麼,把兩漢以來那些亂民的興衰過程仔細看看,也就明白了。儲萬鈞聞言之後再下功夫,苦讀史書,從綠林赤眉,翻到黃巾乞活,終於在文字背後看到了一絲端倪。(注1)

歷史上有名的大規模民間叛亂,都必然經歷一個非常類似過程。起初,他們是被某些貪官或者現有秩序逼迫得活不下去,不得不鋌而走險。隨後,他們瘋狂地搶掠,瘋狂地破壞,打碎一切自己認為不合理的東西,焚燒一切自己看不慣的東西。可當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