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阻力。因此號令嚴整,嚴禁士卒侵暴。這就苦了那些想在戰爭中大發橫財的丘八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北厥騎兵搶掠金銀子女。

破陣軍終於盼來了這次先鋒任務,他們也要像北厥人那樣衝進關內大肆搶掠。戰馬奔騰捲起漫天黃沙,鼓號齊鳴聲震四方。他們這一輕率行動註定掉進穗朝士兵設下的陷阱。臥虎關高牆上嚴陣以待的飛羽營見敵騎進入射程,萬弩齊發玄響處人馬到地死傷嚴重,突遭襲擊的遼國士兵儘管頭戴皮盔,身披鐵甲,但他們遇上了飛羽營。

飛羽營是穗朝皇帝身邊的三大禁衛之一。通常入選飛羽營計程車兵要能左右手開弓,能拉開四十石力的巨弓。配備的箭矢,箭頭是菱形,箭身比普通弓箭要長出,箭尾統一採用白色鳥羽。遼國騎兵遇上飛羽營等於就是撞上了天生剋星。即便是躲馬腹下依然逃被勁弩穿透。五百餘騎遼兵不敢戀戰還來不及掉轉馬頭,寨門大開飛羽軍又從關內殺出。

戰鬥很快結束,三百餘騎逃回了遼國大營。得到飛羽軍把守臥虎關訊息。遼國皇帝劉政感到不可思議,飛羽營向來守衛皇城不離皇帝半步,難道南朝皇帝御駕親征了。他自己也感到可笑,穗朝皇帝才兩歲怎麼可能御駕出征。他判斷出穗朝已經山窮水盡。雖然打了敗仗,只要能一舉聚殲穗朝精銳,就能聲威大震。

為了摸親臥虎關真實情況,劉政帶上大軍來到臥虎關前。穗朝大軍已經列陣等待。軍容嚴整的穗朝大軍一字排開威風凜凜,領頭的將軍公孫龍身著白甲背系紅披風手握單刀,單騎打馬走到遼帝身邊。他對遼帝劉政恭恭手說道:“遼王別來無恙。”遼國皇帝身邊的將領大吼道:“大膽,見了我國皇帝竟然不下馬參見。”

劉政伸出一隻手製止手下叫囂。看著公孫龍說道:“我與公孫老將軍是舊識了,老將軍風采依舊啊,只是如今兵戈相向寡人實是不忍折了將軍一世英名,何不開關投誠,朕與老將軍共鼎大業。保老將軍高官厚祿一生富貴決不食言。”公孫龍並不動心,教訓道:“劉政你可要失望了,在老夫眼中只有大穗朝,如今的文宗皇帝。沒有背祖忘宗的遼朝高祖。只有亂臣賊子,沒有苟且貪生的二臣”。

劉政怒不可歇,身後投降而來的將領,也覺得臉面無光。恨不得衝上前來立馬殺了公孫龍。公孫龍不歇氣繼續說道:“過去的遼王倒是一個真漢子,披肝瀝膽驅逐北厥人為國立威。讓人敬佩我願牽馬墜蹬伺候左右。但眼下你一意孤行裂國分疆,不但名節盡毀九泉之下的祖宗也為你蒙羞。趁早寫好降表,否則這裡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劉政何曾被人如此奚落過,氣得拂袖一甩調轉馬頭而去。留下:“十足老匹夫”的評語。眾將看出皇帝心情不悅,為首的徵南兵馬使陳知權對公孫龍吼道:“休要張狂,我來會會你。”說完舉塑刺來,公孫龍拍刀相迎。兩將廝殺起來不分勝負。遼國皇帝身邊又有三將殺進戰陣,公孫龍豪無懼色從容應對且戰且退。劉政看出公孫龍有意誘敵,號令收兵。

第二日遼國大軍派出三萬人猛攻臥虎關,用上了飛石火箭一波一波的人浪前仆後繼衝擊關隘,妄圖強攻奪取城寨。戰鬥持續幾個時辰竟然沒有一個士兵能攀上敵方城樓。第三日遼軍兵分三路圍攻臥虎關,中軍奪城,左軍奪山。右軍挖掘地道。依然不能撼動臥虎關分毫。第四日遼軍造出了衝車、箭塔、雲車等攻城器械,派出了死士奪城。依舊寸功未進。第五日遼帝劉政親自擂鼓督戰,遼軍將士奮勇爭先卻依然奈何無效。第六日、七日連續攻了半月。公孫龍的黃色帥旗任然在關卡上飄蕩。

來到漳河的另一路北厥大軍,沿河走了三天,沒有找到一座能夠過河的橋樑。偵騎終於在名叫陽關道的淺灘處,找到了渡河最佳位置。試了水位確定大軍可以安全渡河。北厥人組織大軍正準備渡河,對面出現四五十個穿著百姓服裝的騎馬人。看樣子不像私鹽販子也不像穗朝斥候,但他們顯然要阻止北厥人前進。

北厥人向來輕視穗朝人,眼前出現敵人怎能輕易放過。剛要下令出擊,四五十個百姓揮捂各種式樣的兵器反而提前向他們殺來。北厥將領不敢相信穗朝百姓什麼時候變得不怕死了。竟然真衝殺過來。北厥騎士向來彪悍不等將領下令,自告奮勇迎了上去。雙方展開對沖。很快北厥人就知道自己遇上了比他們更弒血的怪物。

穿戴百姓衣服的穗朝人所到之處血濺四方,令北厥人屍橫遍野。北厥人剛拔出刀,有士兵刀還未出鞘,就做了刀下亡魂。他們甚至還未看清敵人如何出手,敵人長著什麼摸樣就成為了冤魂。四十六名穗朝人在北厥先鋒隊伍中橫來豎去入無人之境。當北厥將領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