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5部分

的危險,與其這樣,不如孤注一擲,全力攻打燕國,只要能滅掉燕國,移都於薊,方可保得趙國平安。由李牧領代郡十萬兵先行,廉頗自領二十萬軍監視秦國動靜,若秦國對趙國伐燕並無反應,廉頗則分兵支援李牧,爭取一戰消滅燕國,移都於薊,這也是趙國險境求生的唯一辦法。

公元前247年四月,李牧攻伐漁陽,與燕王喜交戰於薊。

秦國境內一片平靜,大力發展經濟建設,在故魏、故韓所在的河內郡、三川郡推行黔首自食田,又闢清河郡、東郡,同樣施為,根本不理會趙國的伐燕之戰。

廉頗試探著抽調部分兵力支援李牧,秦國依舊沒有任何反應,依舊在遵循著他們制定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按部就班的推行。

廉頗大喜,分兵十五萬親自領軍直撲漁陽,兩路大軍合一,晝夜不停攻伐漁陽。

燕軍大敗,燕王喜死於亂軍之中,太子丹率領餘部降趙,趙孝成王冊封太子丹為襄平君,發落至苦寒之地,燕國滅。

公元前247年歲中,趙孝成王棄邯鄲故都,移都於薊。

戰國七雄,迄今為止只餘秦楚趙齊四國。

公元前247年歲末,楚國四十萬軍出莒城攻齊,齊不敵,向秦求援,使者在咸陽蹉跎數月不得見秦始皇帝,齊王建棄臨淄退守即墨,與楚軍僵持數月,糧盡,以人為食。

次年,即墨城破,楚王熊完下令屠城,即墨城中十萬齊人屠殺殆盡,齊王建被五馬分屍而死,國相田單自飲毒酒身亡。

齊國亡,戰國七雄只餘秦楚趙三國,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以亡掉四國的代價,換來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未完待續。)

第843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公元前245年,趙孝成王去世,悼襄王繼位。

悼襄王聽信讒言,以廉頗年老為由,用樂乘替代廉頗執掌兵權。

廉頗一怒之下在議政大殿上毆打了樂乘,樂乘狼狽逃竄,竟然躲到了悼襄王背後才免於繼續被毆。

廉頗告老還鄉,率領親信家將五百離開薊城。

途徑邯鄲故都,駐守邯鄲的武安君李牧大開城門迎進廉頗,請進帥府吃酒,挽留廉頗,廉頗以返回故里為由拒絕了李牧的挽留。

廉頗回到故里,卻不料迎頭見到笑呵呵的韓非。

廉頗將韓非請進故宅招待酒肉,詢問韓非不在秦國為何到此。

韓非呵呵一笑,望著廉頗問道:“將軍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大笑:“老朽年歲雖高,飯量卻不會輸你。”

韓非笑道:“既然能飯,豈能告老?將軍,悼襄王既然不容你,將軍何不來我秦國共攘大舉?”

廉頗心動,卻述說小秦始皇無爭霸之心,連續數年各國征戰不休,唯獨秦國按兵不動不見刀兵。

韓非哈哈大笑:“將軍差矣,秦雖未動,卻得韓魏二國,往投百姓達數十萬之眾。楚人多戰,卻只謀了齊國一地。趙國雖得燕國,卻是苦寒之地,地廣人稀,物產貧瘠。試問當今三國國力,哪一國能及得上秦國?秦國不動則已,一動則是雷霆萬鈞,橫掃天下。莫非將軍想要錯過這叱吒天下的好時機麼?”

廉頗眉梢一挑,望著韓非問道:“左相的意思是?”

韓非呵呵一笑,衝著廉頗說道:“將軍,我們正在制定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我受公子和秦始皇帝委託,誠心前來邀請將軍能夠前往秦國共襄大業。”

“公子?左相說的可是咸陽別宮中的那位?”廉頗望著韓非問道。

韓非呵呵一笑點了點頭:“正是那位,臨行之前公子還特意叮囑在下,務必要將廉將軍請至咸陽。剛才在下詢問將軍老矣尚能飯否,就是公子令在下問詢將軍的。”

廉頗哈哈大笑了起來:“老夫一餐能食三大缽,兒郎們,莫解行裝,咱們跟隨韓左相到秦國去飽食戰飯。”

史書記載,廉頗被悼襄王棄之不用之後,曾客居魏國,後來又被楚人迎到楚國為將,不過卻再也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

唐豆知道廉頗虎老雄心在,必定不甘心默默無聞的度過餘生,因此在聽聞趙王以樂乘取代廉頗的訊息之後,就動了說服廉頗投效秦國的念頭,而韓非口才天下無比,而且又身居要職,正是前去遊說廉頗的最佳人選。

就這樣,行裝未解的五百親信家將又跟隨著廉頗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程,而此時,咸陽別宮內的唐豆確實也在為秦國制定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

秦國的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只有一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