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保,此人真是一點道德良心都沒有,完全寡廉鮮恥。

十大偽君子上榜人物中,何太沖排名第二。

嶽不群:“偽君子”一詞的代稱(1)

好個嶽不群!看他一出場便是正大莊嚴的寶相,俠心義膽的模樣,怎能不叫林平之五體投地,心悅誠服,不再做他想。

苦孩子林平之似乎終於找到了歸宿,不能不喜上心頭,熱淚盈眶。

周公流言,王莽謙躬,若此書到嶽不群爭作五嶽派掌門之時便止,誰能想到日後嶽不群偽君子卑鄙罪惡得如此登峰造極呢?

嶽不群夫婦上玉女峰來探望面壁思過的令狐沖,看三人之間的親情自然流露,愈是寫得動人,愈是讓人感嘆不已。

知人知面不知心,人世間人與人的關係竟是這樣的複雜,這樣的難解,這樣的讓人心寒不已。

嶽不群夫婦率眾弟子上峰考較令狐沖武功的修為進步。令狐沖心中迷迷惘惘,揮之不去的盡是秘洞石壁上的專破華山派劍法的招數,在情急中糊里糊塗地使出來,竟收到奇效,震掉了師孃手中的長劍。

嶽不群盛怒之後講出了華山派本門武功中氣宗和劍宗正邪門戶之爭的典故。此為金大俠的政治寓言。

本書與金大俠的其他諸書的最大不同,是金大俠有意為之的一本“政”書。

金大俠在本書後記中寫道:“不顧一切的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本書是金大俠人生中政治情結的解釋。

江湖、政治,在金大俠這裡,第一次結合在一起了。

從武俠江湖門派之事的醜惡和愚昧中,讀者可以體味現實政治中醜惡和愚昧的一面;

從現實政治中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卑鄙中,讀者又可以在武俠江湖中得到印證。

嶽不群臉色鄭重,一廂情願以為桃谷六仙有陰謀,此乃陰謀家本色,總以為天下人都和他一樣,想方設法要算計他人。

嶽不群處處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看得真讓人膽寒。這是金大俠的春秋筆法,褒貶在文字之外。

福建向陽巷林家老宅,終於出現了辟邪劍譜的蹤跡。

令狐沖拼死奪回劍譜,卻終因傷重失血而暈了過去。等他醒來之時,陰謀已經開始,盜劍譜之冤名已可恥地糾纏著他揮之不去,屈辱深入和酸楚地刺痛著他的內心。

嶽不群義正嚴辭,讀之讓人不寒而慄,若不是甯中則天性仁慈圍護著令狐沖,此時嶽不群就要理由充足地殺了令狐沖。

令狐沖痛心絕望之時,忽然恆山派女尼認出了那個佯作癲狂而實則俠義的“吳將軍”,便是對她們有救命之恩的令狐沖。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恆山眾尼立即出手,將重傷的令狐沖保護起來,命運再一次顯現了神奇的希望之光,善意的回報使令狐沖重新看到了生命價值之所在,鼓起了直面血淚人生的勇氣。

人間自有真情在。無論嶽不群如何巧舌如簧,惡毒地咒罵令狐沖,恆山眾尼心中卻自有一把正義的尺子;患難中建立的信任,是虛妄的言辭所不可能摧毀的。

性急的儀和忍不住對嶽不群出言相譏,一聲“偽君子”的判語,如晴空霹靂一般震耳發聵。

《奪帥》一回之後,全書最陰險的陰謀在這裡揭曉,最驚人的高潮洶湧突至。

嶽靈珊風頭出盡,此後便是其父親嶽不群登臺唱好戲了。

到了此時,嶽不群依然不改其表象的謙謙君子風度,明明是司馬昭之心已路人皆知,他還要裝腔作勢,說什麼“君子無所事,必也,射乎?”文縐縐地附庸風雅。

金大俠何等如椽大筆,將偽君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從此,漢語文化中,“偽君子”一詞的內涵,有了實質性的完善註釋和豐富。“嶽不群”即是“偽君子”一詞的代稱。

“恭敬不如從命”,嶽不群假惺惺地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左冷禪開始了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決鬥。

嶽不群與左冷禪決鬥一段,詭異中更讓人毛骨悚然,如不潔之物,見之在大驚怖中又噁心不已。

看嶽不群正大莊嚴之相忽一變,如鬼、如魅、如幽靈。倏然間左冷禪已被嶽不群的繡花針刺瞎了雙眼。

嘆左大掌門苦心積慮,嘔心瀝血多年的大經營忽成水中月鏡中花,如泡沫般粉碎,當日萬般辛苦,究竟為哪般?

令狐沖重傷劇痛中,頭腦有些清醒了,這才想到剛才如此行徑,實是讓親者痛,仇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