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鵲畝嗍鞘癲瑁�浯問俏獠琛K未�煌ū冉戲獎悖�鵲畝嗍歉=ǔ霾�慕ú瑁�ú枰話惚仁癲韜臀獠韜玫枚唷2滔逶�胃=ㄗ�聳梗�恫杪肌匪檔淖勻皇牆ú枇恕:罄吹牟枋槿縊巫影病抖��圓杪肌罰�傅囊彩牆ú琛�

唐宋時的茶,先將茶葉曬乾或烤乾,然後搗碎成末飲用,故《茶經》說煮茶最好用生鐵鍋,使水易沸,茶末隨水翻騰,則味道淳美,但不可煮得過火,最多不過“三沸”(剛翻滾像波浪的時候),“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茶錄》中“炙茶”、“碾茶”、“羅茶”、“砧椎”各項,也是炮製茶末的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說:

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農曆中,蔡君謨(襄)為福建路轉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絕精,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齋,中書、樞密院各賜一餅,四人分之。宮人往往縷金花於其上,蓋其貴重如此。

就是最珍貴的龍鳳團、小團龍、密雲龍,也是先碾成茶末然後製茶餅,不像我們直接用葉來泡。今天的雲南普洱茶磚茶餅是團茶一類,屬於宋代古法;小紙包載著紅茶細末浸在開水裡,也不失唐人遺風。可是無論多好的茶葉,如果製為餅或末,不免焚琴煮鶴,色香味也失卻天然。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王延芝:捧茶罐,說灌茶

董橋吾弟賜寄一篇影印的《謝孟諫議寄新茶》,作者是唐朝的盧仝,自號“玉川子”,以善品茶出名;所以他的朋友、官居諫議大夫的孟先生送他一包新茶。他“紗帽籠頭自煎吃”,深感滿意,於是一碗一碗又一碗,吃得“欲仙欲死”。他在詩中仔細描述其過程:“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這位玉川子前輩吃茶居然連吃七碗,本領之高強實在令王延芝佩服。王延芝灌茶的最高紀錄僅得五杯。那是12年前中共召開“十大”之後的事;當時曾有記敘:

王延芝在一個月以前推測中共“十大”後的新領導班子,只把王洪文估計為一名政治局候補委員;現在突然發覺這個三十幾歲的小毛頭居然成為中共第二副主席,名列“二人之下,萬人之上”,壓過康生、葉劍英、李德生,怎不叫人大吃一驚?大驚之餘只好猛灌五杯烏龍茶,細想其中的可能原因。一杯茶後認為:王之飛昇必由於他是一個“三忠於”份子;二杯茶後認為:他個人能力必定很強,工作表現優異;三杯茶後認為:他之驟獲高位因為他是工人出身,可作代表無產階級的招牌,四杯茶後認為:他也是紅衛兵出身,可作代表“文革”派和革命小將的幌子;五杯茶後認為:他年輕力壯,可作“老中青三結合”的象徵。到這一地步王延芝對上述五項理由仍不滿意,但已陷入“茶水喝不進、理由想不出”的窘境;於是只好起身入廁,淨手洗耳,然後去請教一位真正專家。這位老前輩聽了王延芝提的問題,立刻回答說:“王洪文是江青的代表。”

玉川子吃了七碗茶之後的十分瀟灑的問題是:“蓬萊山,在何處?”王延芝灌了五杯茶之後的十分狼狽的問題卻是:“男廁所,在何處?”這顯見王延芝量小易盈,但王延芝卻有點不服氣,因為不知道這位前輩用的“茶碗”是多大。王延芝用的茶杯,乃是國貨公司那種帶有“萬壽無疆”四字的、上中下“三圍一體”的、好像普通罐頭形狀的紅色茶杯,其實應該稱為“茶罐”。王延芝既不喜其形、也不喜其色,卻喜歡其容量;因為王延芝不會品茶、不會吃茶、不會飲茶、不會喝茶,只會灌茶,而“灌茶”自然要用“茶罐”,不能用茶盅、茶杯、茶碗。所以玉川子的七碗茶,未必多於王延芝的五罐茶;只可惜不能把他從蓬萊山找來,與王延芝比賽一下茶量。

“灌茶”與“觀察”只是一音之轉。王延芝1950年以“客串主演”姿態做《中聲晚報》的“客座主筆”,寫過一些社論;隨後二十幾年在《祖國週刊》等報刊寫了一些觀察及政論;1973年初在《星島日報》開闢專欄,命名為《灌茶家言》,在開場白解釋道:

從這個新年的第一個週末開始,筆者要在這個小小的專欄裡向讀者提出一些對國內外情勢的觀察。“觀察家”可以說是最容易做的一種“家”。差不多每個稍有知識的人都對時局有其觀察。有時你坐計程車也能聽到司機大發其“觀察家言”。可是真要做一個善觀風色、明察秋毫的專家,自然也不容易。事實上即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