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章

千里跑到這偏遠的江州來。

他此番出來,家中長輩更希望他真增長些閱歷,無論是於事亦或對人,因此他也不敢懈怠。

劉延寧是他觀察數月書,書院裡他唯一願意、也認為值得結交的物件了,不僅是因為劉延寧的才名,他更看重對方身上的品質,出身貧寒並不自卑,被書院所有先生附以厚望也不見自負。

更難得的是劉延寧為人處事中還帶著一種不失圓滑的正直。

江景行將劉延寧的性格分析了個透徹,越覺得這個人不是池中之物,若能在對方微寒之時結交,不僅是一番善緣,也不枉他千里迢迢而來。

因此,劉延寧對於曹聲揚冒犯的介意,江景行非但沒覺得他不識好歹,反而更加欣賞了。

他們在京中自來備受追捧,來了江州更甚,不是他瞧不上小地方出身的人,江州的官家子弟和富商公子,對他們的追捧近乎到諂媚的地步,手段委實不夠看。

倘若對面的人換成張知縣家的公子,曹聲揚詆譭張家姑娘,那張家公子只怕還要腆著臉跟著說“是是是”,如此沒有尊嚴的人,如何叫他們看得上?

正因為如此,劉延寧對家人的護短,才更加難得。

更何況劉延寧介意歸介意,也沒有意氣用事的爭論起來,用一種平和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樣的人以後進了官場才能走的更遠。

思及此,江景行收起笑意,看向曹聲揚,語氣難得嚴厲,“你如此冒犯延寧兄的妹妹,還不快給延寧兄道歉?”

曹聲揚性子乖張歸乖張,到底聽江景行的話,劉延寧也不是不依不饒之人,互相作揖後,這事便算翻篇了。

只是劉延寧末尾還認真的加了一句:“聲揚兄出身富貴,不知疾苦,自當不是有意。只是家中為供愚弟唸書,舉家之力,縮衣減食,已是艱難;而愚弟之父早逝,母親性情軟弱,又無兄長照拂,舍妹自小沒少受苦,前不久更是大病一場,險些喪命,乃愚弟平生最悔恨之事,是以方才有些反應過度,並非有意針對聲揚兄。”

聽到劉延寧這番話,便是曹聲揚最初被江景行逼著道歉,心裡有些不情不願,這會兒也確實不好意思了,“到底是我冒犯在先,延寧兄不必在意。”

江景行聞言笑道:“我倒是想去延寧兄的家鄉看看,到底是何等山清水秀,才能生養出延寧兄和令妹這般鍾靈毓秀之人。”

“鄉野之地都大同小異,家鄉並無特殊之處。”劉延寧笑了笑,並未把江景行的話當真,卻也客氣道,“倘若有機會,自然歡迎景行兄前往做客,到時只盼景行兄不要嫌棄寒舍簡陋。”

***

劉家人很快收到劉延寧寄回來的信,是由李氏親自宣讀的,劉延寧因為知道江景行和曹聲揚的緣故,倒是知道了茶葉蛋,在信中寫明瞭茶葉蛋確實是京中富裕人家才吃的,似乎沒傳到外地,順便高度讚揚了自家妹妹聰明絕頂。

知道茶葉蛋的名字和由來,劉家人更加放心了,蔣氏笑道,“京裡貴人才吃得上的茶葉蛋,咱們才賣三文錢一個,還真是便宜呢。”

安氏附和道:“是啊,要是那些人知道咱們的茶葉蛋這麼金貴,哪裡還會嫌貴?”

劉大爺若有所思的道:“既然延寧說這生意做得,那就好好做罷,青青,你那法子有眉目了沒?”

劉青正在琢磨著心事,她上回聽蔣氏說她娘識字,她還沒深想,只當她娘就勉強認識幾個字,因為李氏看起來就是個普通的農村婦人,實在不像是知書達理的樣子。

現在看她娘都能讀書信了,文化程度肯定不似她以為的那樣,她要不要找個藉口讓她娘教識字?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大學本科畢業的她,如今卻成了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落差實在有點大。以前是沒有機會,現在現成的老師和藉口就在眼前,她為什麼不把握好?

當然劉青也知道現在她沒有學習的時間和條件,只能先把眼前這陣子忙完再說,便收起了心思,回答劉大爺的問題:“已經過了兩日,那些雞蛋還沒壞,我想試試它們最多能存放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