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無政府主義。
我們可以拿來參考,以決定自己的方法。
於是依次發言(此時陳啟民到會):
何叔衡:主張過激主義。一次的擾亂,抵得二十年的教育,我深信這些話。
毛潤之:我的意見與何君大體相同。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議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力,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如羅素所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採用。
由以上記錄可見毛、蔡、何見解的統一。在他們三人影響下,新民學會十二人“贊成波爾失委克主義(即布林什維克主義)”。“未決定者”及贊成其他主義的六人。
上海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之後,陳獨秀曾致函毛澤東,建議在湖南也成立共產主義小組。
毛澤東把新民學會中主張布林什維克主義的會員,組織成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小組成員最初六人,後來發展到十人。內中骨幹為毛澤東、何叔衡、彭璜。此外,據回憶,還有賀民蕩、蕭錚、陳子博、夏曦、彭平之等。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毛澤東在《“七大”工作方針》中如此回憶道:“蘇聯共產黨是由小組到聯邦的,就是說由馬克思主義的小組發展到領導蘇維埃聯邦的黨。我們也是由小組經根據地到全國。……我們開始的時候,也是很小的小組。這次大會發給我一張表,其中一項要填何人介紹入黨。我說,我沒有介紹人。我們那時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不多。”
一九五六年九月,在中國共產黨“八大”召開時,毛澤東在代表證的入黨時間一欄內,寫上“一九二○年”。這清楚表明,毛澤東把加入長沙共產主義小組,認定是加入中國共產黨之時。何叔衡確實成了毛澤東最得力的助手。毛澤東不在長沙時,小組領導事務委託何叔衡主持。毛澤東對何叔衡作過如下評語:“何鬍子是一條牛,是一堆感情。”李銳:《毛澤東的早期革命活動》,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八年版。
據何叔衡自己說,則有一句如此之言:“潤之說我不能謀而能斷,這話是道著了。”謝覺哉:《憶叔衡同志》,延安《解放日報》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另外,毛澤東還說過:“叔翁辦事,可當大局。非學問之人,乃做事之人。”《不屈的共產黨人》,八頁,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毛澤東以上三句評語,大體上描畫出何叔衡的特色。
第五部分:響應湖北出了個董必武
洞庭湖之南的湖南在籌建共產主義小組的時候,洞庭湖之北的湖北也在籌建之中——他們稱作“共產主義研究小組”。
湖北的共產黨領袖人物是董必武。他是中國共產黨“四老”之一。這“四老”是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不過,董必武比何叔衡小十歲,只是何叔衡去世早,不然當稱中國共產黨“五老”。董必武原名賢琮,又名用威,字潔畬,號璧伍。必武是他後來從事秘密革命活動時的化名,他竟以此名傳世。董必武出生在中國一個不平凡的縣——湖北黃安縣。那兒本是大別山東段的窮地方。然而,“窮則思變”,那裡成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大本營”:不僅出了兩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而且出了二百三十三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這樣,黃安縣後來也就改名為“紅安縣”。董必武十七歲那年,中了秀才。二十八歲時,東渡日本,在東京私立日本大學攻讀法律。在那裡,他見到了孫中山,並加入了中華革命黨(一九一九年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他曾回憶見到孫中山時的情景:“先生……指示中國的出路,惟有實行三民主義的革命;特別鼓勵我們在失敗後,不要灰心氣短,要再接再厲地努力去幹,革命不是僥倖可以成功的,只是我們在失敗中得到教訓,改正錯誤,提出好的辦法來,繼續革命,勝利的前途是有把握的。”董必武:《回憶第一次謁見孫中山先生》,《新華日報》(武漢版)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日。
董必武從孫中山麾下轉到馬克思麾下,那最初是受了李漢俊的影響。
董、李本不相識。那是一九一八年三月,董必武擔任鄂西靖國軍總司令蔡濟民的秘書,參與反對北洋軍閥的護法戰爭。一九一九年一月二十七日夜,蔡濟民突遭靖國軍唐克明部隊槍殺。董必武趕往上海,向正在上海的孫中山報告事件經過。董必武在上海住了下來。正巧,湖北省善後公會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