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動員,準各向李、黃、白進攻。接著,他按當初陸榮廷佔領桂林的故伎,以“派隊出巡”、“收束軍隊,問民疾苦”為藉口,令其子沈榮光由平樂率部隊南下昭平、賀縣,向梧州進軍。他還通電各方,列舉黃紹竑的“六大罪狀”。這“六大罪狀”是:通款林虎;違抗命令;拒劉震寰長桂;截定桂槍彈;變賣國產;究拮梧民。他警告黃紹竑及李宗仁、白崇禧說:“如不警悟,當即聲討。”

沈鴻英的動向早在李宗仁等意料之中。在###陸榮廷的戰事接近尾聲時,李宗仁已密將所部主力由南寧方面調赴潯、梧一帶備戰。鑑於沈鴻英咄咄逼人,且已派軍南下,進逼梧州,他們知道戰事已不可避免,於是急忙由梧州調兵北上,將主力集結於梧州以北地區,準備抗擊沈軍。

從1925年1月上旬起,沈軍與李、黃、白的部隊已在撫河方面的馬江、勒竹間發生小接觸,但直至1月中旬,尚未發生大的戰鬥。

1月下旬,唐繼堯以防堵駐粵滇軍範石生回滇為名,調遣大批滇軍集結滇桂邊境,準備進入廣西。沈鴻英已在此之前秘密與唐繼堯聯絡,支援唐過境去粵,唐支援沈消滅李、黃、白部。沈見滇軍業已行動,以為時機已到,而且這時他已做好了戰爭準備,於是未等滇軍入境,便迫不及待地擺開陣勢,向李、黃、白髮動進攻。他兵分三路:左路由沈榮光指揮,率沈健飛、沈鴻飛、沈恩甫、沈秀廷、沈國治、鄧竹林等部由昭平、賀縣、信都攻梧州。其中沈榮光率主力由昭平沿撫河南下,攻梧州的正背面。另以沈健飛、鄧竹林兩部由賀縣、信都攻梧州的側背;中路由陸雲高指揮,率所部及張希栻部由蒙山攻濛江、江口。其中陸雲高率主力攻濛江,張希栻部攻桂平縣屬的江口;右路由鄧右文指揮,率所部及鄧瑞徵一部自柳州攻武宣、桂平。總指揮鄧瑞徵率所部主力駐柳州,以策應右路。沈鴻英本人率其直屬部隊駐平樂,以策應左、中兩路。

其實,沈鴻英是在聲東擊西。他在左路大張旗鼓地製造聲勢,擺出從正面南下進攻梧州的姿態;實際上他的主力部隊集中在右、中兩路,企圖首先襲取李、黃、白在大河的戰略要地桂平、江口和濛江,以截斷李、黃、白集結在梧州的部隊主力的退路及大河的交通聯絡,待得手後,右、中兩路再與左路兵力夾攻梧州。

面對唐繼堯滇軍即將入境和沈鴻英大舉進攻的嚴重態勢,李、黃、白決定對滇軍和沈軍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具體做法是,趁滇軍大部隊尚未進入廣西之時,先集中力量,速戰速決,待把沈軍消滅之後再回頭對付滇軍。李宗仁、黃紹竑、李濟深還以粵桂聯軍指揮官名義,在梧州釋出佈告,聲討沈鴻英,歷數沈的罪狀。聯軍並準備於1925年1月31日下達總攻令。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擊敗沈鴻英(3)

1月28日,李宗仁在桂平召開緊急軍事會議,黃紹竑、白崇禧從梧州帶來了與粵方李濟深等已初步擬就的作戰計劃。該計劃認為,沈氏此次用兵,必自其老巢南下,志在奪取梧州。我方當以梧州為軸心,分兩路進擊沈軍:一路由夏威縱隊聯合粵軍陳濟棠部向信都、賀縣方向攻擊,另一路由白崇禧指揮一、二兩軍主力,集中江口、平南、蒙江一帶地區,指向蒙山出荔浦,與陳濟棠一路會合後,續攻平樂與桂林,柳州方面則留少數兵力由李宗仁督率固守。李宗仁聽完黃的報告後認為,沈氏之志不在奪取梧州,而重在大河(潯江)中游,腰斬我軍。他以主力據大河,藉此截斷邕、梧,使我方首尾不能相顧,而後左右開弓,先肅清大河上游,攻取南寧,再順流東下,佔領梧州,以竟全功。既如此,我應採取的策略,在於迅速抓住沈軍主力而消滅之,不在爭一城、奪一地。如僅以搗沈氏老巢為功,聽任其計劃實現,後果不堪設想。李並認為:現屯集柳州的二鄧(鄧瑞徵、鄧右文)是沈部主力,而作為潯州的屏障,柳州的咽喉,又為邕、梧中樞的武宣,是一個關鍵所在,如果柳州沈敵先我一步佔領武宣,我軍攻蒙山、荔浦的後路即被截斷,梧州、南寧也就旦夕不保了。然而,由於當時的判斷並沒有情報作為根據,李宗仁的分析在會上沒得到響應。黃紹竑認為,作戰計劃已擬定,部隊有些已出發,若重新佈置,肯定困難重重。因此他認為不能顧慮太多,仍堅持按原計劃行事。會後,李宗仁左思右想,認為照此用兵,敗亡立至。當時黃已趕回梧州指揮部隊,李留下準備赴平南的白崇禧,細細剖陳利害得失,堅決主張變更作戰計劃。白在經過認真考慮後,完全贊同了李的分析,表示“事不宜遲,我們現在立即遵照你的計劃,全盤重行部署”。於是他們重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