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營,雖然現任的省委書記,和自己扯不上關係,可華西的幹部,大部分都對王思宇心存好感。
道理很簡單,他畢竟是從華西走出的幹部,也是政壇的希望之星,假如有朝一日,王思宇抵達權力的高峰,自然不會虧待華西的幹部,這是官場的鐵律,沒人能夠免俗。
而另外兩枚棋子,自然就是老爺子周松林,以及華中的方如鏡了,兩人現在都已經是地位顯赫的封疆大吏,省委書記,即便於春雷見了,也要禮讓三分,這對強力組合,將是未來幾年內,於系的領軍人物。
這也是王思宇的聰明之處,他很少在地方上,花費精力建造自己的嫡系,因為那樣做意義不大,就算是擺成了鐵桶陣,自己調離後,一樣會被突破。
那些廳級以下的幹部,被調整是很簡單的事情,幾乎不需要找到任何理由,就可以放到冷板凳上,而挖出一起腐敗窩案,則可能將幾十位官員輕鬆拉下馬來。
現在的官員,衣食住行都由國家負責,想要洗淨自己,就不太容易了,不要說五千元的違紀標準了,通常逢年過節的禮物積攢下來,都將是一個大坑。
雖然王思宇對自己要求嚴格,從不收受禮物,但下面的幹部就很難說了,他當然不會天真地以為,那些圍著自己鞍前馬後轉的官員,就一定都是清官了。
正因為如此,王思宇更注重把高處落子,無論是周松林還是方如鏡,在關鍵時刻,他都動用了於家的能量,將兩人推了下去,目前在運作的,也就是梁桂芝和嶽松林了。
這些人是真正具有實力的官員,每個人都能拉起一條線,甚至是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地方派系,將他們運作到適當的位置,發揮作用,再慢慢地編織人脈資源,當然是最省力的事情了。
不過,這需要一個前提,就是看人要準,假如看走了眼,別人過河拆橋,那就白費力氣了,在這方面,王思宇還是很謹慎的,像渭北的龐元等人,就曾聯絡過他,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