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但由於彌勒在民間受到廣泛崇拜,所以也被借用,和淨光天女的故事揉雜在一起,稱太后即彌勒下生,當代唐為閻浮提主(即塵世之主),感覺這並非一個信仰虔誠的佛教徒想得出來的,很可能確是出身草根的薛懷義的靈感,經法明等修飾潤色隆重出臺。如果說《大雲經》是武后稱帝面向官僚士大夫的說明書,彌勒降生的神話就是向大眾推廣的普及版,雙管齊下,很快把女主正位的輿論吵得沸沸揚揚,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至此發展到了最高潮。

為了增強聖母受命的說服力,武后要求法明等對《大雲經》進行詳細註解,把晦澀的佛經結合當今時政一一講解清楚,讓普通大眾也能理解。這裡援引一段敦煌出土的《大雲經疏》的殘卷:

經曰:即以女身,當王國土。…

疏日:今神皇王南閻浮提(人世)天下也。

經曰: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國土,悉來承奉,無違拒者。

疏曰:此明當今大臣及百姓等,盡忠赤者,即得子孫昌熾,… 皆悉安樂。……如有背叛作逆者,縱使國家不誅,上天降罰並自滅。

由上可以看出,《大雲經疏》遠遠超出了佛經註解的範圍,完全是赤裸裸的政治說教,宣稱女皇受命的合理性,如果膽敢作亂必會招致上蒼的懲罰。佛意如此,萬不能違,佛法無邊,違必喪滅。有學者感嘆道:“利用宗教來為現實政治服務,在歷史上不乏其人,但像武則天這樣明目張膽地借佛教宣揚自己掌權的合理性,恐怕是絕無僅有的。畢竟她所面臨的阻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從她為自己造的名字,到制選樣瑞、利用佛教,我們有理山相倍,武則天非凡的政治想像力,是其登上皇位一個重要條件。”

《大雲經疏》由薛懷義監督完成,估計那意思是讓薛懷義這種文化水平也能看懂為原則^_^ 也算他的大功一件,武后看了十分滿意,下令立即頒行天下,要求各州都要建一座大雲寺,寺內各藏一本《大雲經》,由高僧開壇講解。一時間,東起渤海,西止蔥嶺,南抵交趾,北至大漠,處處梵音高唱,《大雲經疏》如同雪片一樣傳遍全國各地。至今吉爾吉斯坦即唐安西四鎮中的碎葉城,仍然可以看到大雲寺的遺址,可見武后當時對全國的掌控力確實非同凡響,無孔不入的宣傳力度簡直可與如今的暴力營銷媲美^_^

洛出書,表明她是儒家認可的聖天子;《大雲經》尊奉她為佛祖首肯的未來佛;最後就連道教徒馬元貞也有率弟子上書擁戴,武后的皇帝資格認證書拿了一個又一個,載初元年的那個夏天就在熱火朝天的造假文憑中度過。她現在已經是三教共尊的不世出的聖君,上天的垂意明白得快要溢位來了,現在就差民意了。可恨一班大臣,泥雕木塑似的裝聾作啞,就沒一個動彈的。好在草莽間自有識時務的豪傑,不必定要依賴這批高層官僚。九品芝麻官傅遊藝率關中父老數百人伏闕上表,稱“天無二日,土無二主”,請武后代唐自立,降睿宗為皇嗣。武后正中下懷,但人數太少,沒有答應,卻破例提拔傅遊藝為正五品門下省給事中,僅僅三個月便直接超擢為宰相,官運之亨通,簡直讓人瞠目結舌。短短一年間,傅遊藝的青衫變紅袍,紅袍換紫袍,人號「四時仕宦」。這是個在明顯不過的訊號:富貴在此,願者上鉤!

(霸氣 書庫 |。。)

第二次大規模的上書請願很快出現,這次的主要人物仍然是洛陽百姓,另加番邦胡客,僧人道士,大約有一萬多人,請求武后登基為帝,武后謙然未許。官僚們再木頭也知道識做了,第二天,大批文武百官加入了這次推戴勸進的隊伍,發展壯大到了五萬多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並且“守闕固請”,聚在宮外不肯走地高聲情願,表現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這時社會空氣已經完全被炒熱,耳邊是大雲寺的聲聲梵鍾,看到的是新推出的武周文字,接二連三的祥瑞讓人應接不暇,高僧名道不斷地現場說法,在九月豔陽的高照下,這一切匯成一股強大得不可抗拒的潮流,冥冥中有個聲音在迴盪:

天命所歸,武周當興。

女主正位,無人能違。

人們的情緒已經燃燒至沸點,任何一點動靜,都會讓他們失態地大叫:“啊,看,有隻鳳凰朝太后宮裡飛去了!”

“啊,朱雀!又飛過來幾百只朱雀,象紅雲一樣!我看到了,你看到了嗎?”

“快看天上!五色祥雲!若非至德天子,我輩怎能看到這樣的奇景?”

…………………………

在洛陽宮幽深的殿宇中,太后靜靜地看著這些已經接近癲狂的人們,任由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