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決荊州問題,沒有時間顧及漢中。

在曹操征伐漢中時,最有意思的是張魯的態度。這位漢寧太守聞聽曹操到來,便留下弟弟張衛鎮守陽平關,自己逃往巴中。當陽平關失守後,他的功曹閻圃問他怎麼打算時,張魯說:〃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此時,張魯心中恨透了劉備。在他看來,若不是劉備佔有益州,曹操也不會前來奪漢中,他的漢寧太守就可以繼續做下去。現在這種局面,完全是劉備據有益州所致。張魯的這種心態,也正說明了劉備佔有益州,益漢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出現了益重漢輕的局面。

益州人楊洪對漢中有個形象的比喻,他說漢中是益州的咽喉。

對於劉備來說,張魯佔有漢中,不過是卡在咽喉中的一小根魚刺,他只要用力一咳,就可以把他去掉。現在,曹操據有了漢中,就如同一個巨人用一雙有力的手扼住了益州的喉嚨。

第二節兵定漢中

就漢中對益州的重要性來說,劉備本來應該在佔領成都後立即佔領漢中。

然而,應該做的事卻沒有做。這倒不是因為劉備、諸葛亮等人沒有想到,而是因為他們當時還無力顧及。

建安二十年(215),也就是劉備佔有成都的第二年,孫權便派人前來討還荊州。對於劉備集團來說,荊州是關係到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重地,當然不能拱手相讓。但如果要就〃荊州到底該屬於誰〃的問題弄個明白,顯然於時不宜,弄不好還會使得聯盟破裂。於是,劉備便含混地答道:〃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劉備說〃當以荊州相與〃,意即〃把荊州給您〃,劉備用〃與〃而不用〃還〃,顯然不承認荊州是從孫權那裡〃借〃得的。而且這個〃與〃是有條件的,即取得涼州,而涼州究竟什麼時候取得,當然誰也說不清楚。

孫權見劉備藉口推託,便出兵武力爭奪。劉備也不示弱,急忙率兵回到荊州。看來,荊州到底該歸誰所有,必須要弄個清楚了。

魯肅曾邀關羽相見。雙方各駐兵馬百步之外,只帶佩刀單獨相會。魯肅對關羽說:〃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關羽說:〃烏林之役(即赤壁之戰),左將軍(即劉備)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邪?〃雙方各說各的理,看來只有武力解決問題了。

第41節:第五章得益失荊(6)

也就是在孫權、劉備為荊州的歸屬問題箭拔弩張之時,曹操卻乘機出兵漢中。為了儘快解決荊州問題,回兵保衛益州,劉備不得不對孫權做出較大的讓步,以湘水為界,將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劃給孫吳。當劉備解決了荊州問題,趕回益州時,曹操已經打敗張魯,佔有了漢中。

在爭漢中這個問題上,曹操比劉備快了一步。劉備晚一步的原因,是荊州問題的掣肘。劉備佔領成都後的形勢,是張魯北據漢中,孫權東攻荊州。劉備一向認為張魯是個〃自守之賊〃,在荊州火燒眉毛的危急時刻,自然要東保荊州。諸葛亮是贊成劉備回救荊州的,因為荊州一旦有失,兩路夾攻中原的計劃就將成為泡影。當漢中形勢吃緊時,諸葛亮又是贊成以湘水為界與東吳中分荊州的。因為這樣做有三個好處:第一,做出較大的讓步,可以降低荊州再起爭端的可能性,使荊州基本上獲得穩定。第二,雖然又讓出了荊州兩郡,但卻儲存了南郡這個北爭襄樊的重要基地。第三,可以騰出手來專力解決漢中問題。

假如沒有孫、劉之間的第三次荊州之爭,諸葛亮會不會建議劉備儘快對漢中張魯動手呢?答案應當是肯定的。

第一,在諸葛亮〃隆中對〃中,就規劃了這樣一個戰略:在跨有荊益之後,一旦天下有變,派一上將軍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劉備則率主力出秦川,兩路合擊中原。而要出秦川,漢中是必經之路,必得之地。

第二,諸葛亮在規劃天下三分時,就對劉備分析益州說,〃劉璋闇弱,張魯在北〃,看到了張魯對蜀中的威脅。

第三,在取得益州之後,諸葛亮選中了法正作為輔佐劉備取漢中的人選。法正早為劉璋屬下,因助劉備取益州有功,被任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成都在蜀郡之內,法正擔任這兩個職務,是〃外統都畿,內為謀主〃。法正任蜀郡太守後,對於以前曾給自己點滴好處的人無不報恩,對於與自己有很小仇怨的人無不報復,甚至還擅自誅殺了幾個中傷詆譭他的人。有人不滿法正的過分行為,找到諸葛亮,對他說:〃法正在蜀郡太驕縱,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