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部分

開完公社大會,這時候水渠也基本修好。

公社立刻下令讓馬旺水庫開閘放水,檢查水渠修建情況,如果哪裡有問題立刻進行修護完善。

同時公社下令每個大隊都要定期維護自己的水渠段,特殊情況也要隨時檢查修繕,以免出現斷裂、坍塌情況。

相鄰大隊互相監督。

水庫放水的時候,各大隊的社員們都非常高興,紛紛往自己大隊的河溝、井裡面引水。

先鋒大隊也不例外,直接就把已經初具規模的南溝用來蓄水,再抓緊時間往北疏通,把河水引進村南和西邊的河裡。

流水嘩嘩往河溝子裡奔流不息,看得老頭子們高興得多抽兩袋煙——周誠仁的好煙。

他們總覺得自己村的河溝還是太少、太淺、太窄,蓄水量還是不夠,商量著等麥收結束種完玉米秧完地瓜,繼續去西河挖溝。

自從春種的時候下了一場大雨,其他都是一些小到中雨,有時候就扔倆雨點糊弄人,根本沒用。

從四月上旬到下旬這二十來天又沒有下雨,天氣越來越熱,日頭越來越毒,地可裡莊稼正是需要水的時候呢。

如果沒有水,蟲子就多,也會大幅度影響產量。

最可怕的是夏天干旱,那才要命呢。

周功德道:“春天旱不叫旱,頂多小旱中旱,夏天旱才叫大旱呢。”

春天不下雨,可以挑水種地,對付一下熬到夏天總能下雨呢。

可如果夏天不下雨,那影響就大了。

夏天溫度高,日頭火辣辣的烤著地面,水分蒸發快,十天不下雨那莊稼就打卷,二十天不下雨就減產,三十天能幹死。

春天干幹一季,夏天旱旱一年,卻是影響兩年。

因為來年春天小旱的時候還得靠今年夏天攢的雨水種地呢。

要是今年夏天干旱攢不到雨水,那來天春天去哪裡挑水?

真要是旱上倆月,就是妥妥的大旱之年。

所以不得不做準備啊,畢竟今年可是八龍治水啊。

老頭子們紛紛點頭。

周誠志:“這會兒不下雨正好收麥子。”

周誠義吧嗒著菸袋鍋子,這倆月生孩子的婦女又好幾個呢,安排活兒的時候怕是還得掂量掂量。

好在三隊四隊的麥子收成差,可以調派她們幹活兒。

周誠仁道:“不如從現在開始讓明愈去訓練使喚釤刀的青年。”

那釤刀一個人頂三四個,只要膽大心細,有力氣的絕對比其他人收得又快又好。

周誠志點點頭,“是個主意,另外棉花地就交給勞模,讓她領著幾個婦女聽她指揮。”

張翠花要和何桂蘭一起負責食堂,如今三隊的口糧也從他們食堂裡走賬,丁點都不能出錯,忙得真是十個工分她都不想幹。

所以棉花地交給勞模是最好不過的。

周誠志又和另外三個隊長商量,讓他們趕緊修農具,該添置的添置,該修補的修補,尤其鐮刀這些,不只是割麥子割什麼都需要。

三四隊的農具去年被莫茹收走,後來大部分丟在溝裡還給他們,那兩把破釤刀就丟在二隊地頭,被人撿去交給二隊倉庫。

保管員周誠凱只報告給周誠志然後就收起來,根本沒往外拿,這會兒正好拿出來修修用,反正三隊四隊那些傻蛋也不會認出什麼來。

原本生鏽的釤刀現在磨磨,也是雪亮鋒利跟新的一樣。

都紛紛感嘆這鋼口就是好!

周誠志又讓人把隊裡一些不能用的破爛鐵傢什兒拿去鑄鐵社訂四把釤刀,因為去年大鍊鋼鐵導致今年公社可用生鐵少了很多,所以要打農具最好自己提供生鐵才行。 先進生產隊加上林紓特意交代過鑄鐵社,只要先鋒二隊去買農具,過程還是很順利的。

同時家裡周功德也帶著幾個老頭子編麥釤需要的麥兜之類的配件。

麥釤都修好以後,一共有八把,一個大隊足夠用的。

周誠志又讓周明愈回來訓練別人用麥釤,八把麥釤收麥子,比往年可以快兩倍不止。

周明愈得了命令就從造紙廠回來,讓周誠廉和周培基等人去街上吆喝一嗓子,凡是自己覺得膽大心細有力氣的青年就來報名學習。

很快四個隊一共有三十來個青年過來報名,都想跟著周明愈學習使用釤刀。

周明愈看了看,把幾個身材太弱不合格的剔除掉,剩下二十個留下培訓。

他先講一下要領,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