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7部分

,就是比我軍人擠人的集團衝鋒要分散,卻又比美軍的散兵隊形密集……

我想,之所以會有這種現像,大慨是越軍同時受到中國和美國的影響的原因。但是不管他們用的是什麼隊形,越軍想要突破我軍的防線正面只怕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就算是在抗美援朝的年代,當我軍還是在使用莫辛納甘那種老式步槍的時候,這反斜面陣地就能讓擁有飛機大炮的美軍束手無策,何況現在在我們面前的越軍還沒有飛機,就算有大炮也讓我們壓著打的那種。

這不?只見那些越軍一排排的從山頂陣地裡冒出頭來,很快就一排排的倒在我軍戰士的槍口下。

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使我對反斜面戰術的應用已是爛熟於心,雖說現代的武器引數與那時有些不一樣,比如抗美援朝時我軍步兵使用的制式武器是射程遠、精度高、射速低的莫辛納甘,而現在使用的卻是射程近、精度低、射速快的AK47。但這點改變並不影響我對反斜面陣地的火力配置。

除了稜線下安排了兩個班依託坑道防守外,距離山頂陣地兩百米的範圍內我沒有安排任何火力。原因是這段距離正處於越軍在山頂陣地居高臨下的往下投擲手榴彈的範圍,手榴彈這玩意威力雖是不大,但做為每個兵都可以攜帶四、五枚的單兵武器,一旦投下來那也是成片成片的,威力絕不會亞於遠端火炮。再加上越軍可以趴在山頂陣地上在不暴露目標的情況下往下投擲,所以避開這段區域絕對是種明智之舉。

兩百米以外就是反斜面陣地的火力重點,這與朝戰時期有些不同,抗美援朝時期火力重點是距離較遠的莫辛納甘,前排的衝鋒槍只是為了敵人人流衝近時可以大量殺傷敵人。現在……因為制式武器引數的改變,火力重點毫無疑問的就轉到AK47上。

三個連隊的戰士分為三道防線分別配置在417高地寬大的斜面上,一旦開打,由於斜面的仰角戰士們手中的AK47就會自然形成上、中、下而且還是左右交叉的立體彈雨朝越軍的衝擊隊形傾瀉而去。

AK47的射程精度雖是不夠,在三百米外就很難擊中目標了,但它重在數量而不是精度,這不?數百把AK47在同一時間朝越軍怒吼,那子彈就像是密密麻麻的蝗蟲一樣朝越軍直飛而去,放多越軍這才剛剛冒出頭來就被打成了篩子。

也有些越軍在山頂陣地組織起火力與我軍對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種打法的確是正確的,因為AK47雖是射速快,但欠缺的就是精度,再加上越軍在山頂陣地上居高臨下暴露出來的目標很小。這種情況AK47對越軍似乎就無可奈何了,但越軍想不到的是,我們的防線中除了AK47外還有拿著狙擊步槍和56半的射擊小組……

射擊小組原本只有四把狙擊槍,在之前的戰鬥中又從死屍堆中撿了四把,於是一支總數只有十四人的射擊小組就擁有了八把狙擊槍,這也使得我的營屬狙擊部隊漸漸成形了。那些剛剛拿到狙擊槍的戰士正因為拿到了新槍而興奮呢,這會兒正好就有了他們的用武之地。只聽一陣“砰砰”的槍響過後,在山頂陣地上組織起來的火力就讓他們給打得一個接一個的倒在血泊之中。他們的動作是那樣的快,以至於根本就不需要我動手。

其實是我有意沒動手的,我覺得有現在這麼好的實戰機會,更應該讓他們熟悉下自己手中的新武器和應用下訓練時教給他們的狙擊技巧。

反斜面的最後一層防線,才是射程遠的機槍和迫擊炮。只是到目前為止這些好像都沒用上,我們只憑戰士們手裡的AK47和射擊小組就輕輕鬆鬆的打退了越軍發起的兩次衝鋒。

越軍似乎也意識到這樣的衝鋒除了加大他們的傷亡之外不會有任何作用,於是在丟下上百具屍體後,就將部隊收攏到己方的斜面上。

於是戰場上就出現了戲劇化的一幕,在這個417高地上,越軍的一個營佔領了一側斜面,而我軍又佔領了另一側斜面。雙方雖是近在咫尺,但是誰也奈何不了另一側的敵人。

“給”當戰事穩定下來時,家鄉人就湊上來給我遞上來了一根菸。

我接過一看,不由意外的叫道:“喲嗬好煙啊……大中華哪來的?”

家鄉人一邊劃燃火柴給我點上,一邊呸了一聲,說道:“說來也氣人,這是從越鬼子身上搜到的他娘滴,咱們都難得抽到這煙……”

聞言我也只有苦笑,這樣的事在越南可以說太多了。我國對越南的援助可以說是無私的,不管是什麼武器裝備也好糧食補給也好,都是挑好的新的供給越南。在最困難的時期甚至是自己勒緊了褲帶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