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最典型的莫過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先富起來的一批人。靠倒賣商品先富起來的那批人由於普遍缺乏文化素養,一度有錢幾乎和“惡俗”劃了等號。諸如旅遊鞋配西服,太陽鏡不撕商標、領帶打在毛衣外面等等,可謂笑話一籮筐。如果說這些現象被時間淹沒,已了無痕跡,那麼,那個年代留下的建築所折射出的時代烙印是磨不掉的。不信你看看北京長安街上的建築,上個世紀50年代甚至60年代的,今天看來仍不落伍,惟獨80年代以及九十年代初的建築格調不高。比如,央視大廈、民航大樓、交通部大樓等,這些建築的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大量用瓷磚,這種小人乍富的裝飾手法被一位法國朋友譏諷為“巨型公廁”。二是別管風格是否合適,都要“戴帽”——…造一箇中式的屋頂。這些建築特點與旅遊鞋配西服一樣,一言以蔽之:缺乏品位。

文化素養也不能簡單等同於知識。有錢不一定有品位,有知識同樣不一定有品位。比如,在某些領域很有知識,甚至讀到了博士,可舉止言談依舊粗俗的大有人在。文化素養說白了是一種綜合素質,是性情長期陶冶出來的綜合產品。古人對君子的要求,學富五車還不夠,還要精於琴棋書畫,要來得筆墨丹青、撫得高山流水,甚至吃都要吃出品位,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能達到如此境界的今人恐怕不多。

蘇東坡曾經感慨:“書到此生讀已遲”,這話頗值得回味。其實一個人優雅品位的形成同樣即有後天成分,也有先天因素。這裡所謂先天,除了遺傳更有家教因素。中國古代名門望族都有世代傳承的家訓,以規範後代的行為。歐洲貴族學校從小就非常注重禮儀教育,坐臥行走,甚至不同酒杯的端法都馬虎不得,姿勢不能錯。正所謂“三代學會吃喝”,貴族不僅要從小培養,甚至是要經過幾代才能陶冶出來的。

覃賢茂點評:

三代才能培養出一個貴族,有這樣的說法。

文化素質的底蘊,對一個文明社會真正的發展,其作用的重要性,自不待言,關鍵是怎麼樣來培養和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的層次。

優雅品位從何而來?(2)

我個人以為,當下現在,文化素質的教育培養,缺少一種前瞻性和引導性。

處於資訊爆炸傳媒發達的現代社會,或有人稱之為後現代社會,流行的文化元素,實在太過膚淺,雜而不精。

最近中央臺的百家講壇,似乎重新掀起了一場群眾性重新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運動,但其利弊,卻很難說。

為何共苦容易同甘難?(1)

靠智慧練就豁達,過程比較複雜。這需要先找到一把鎖,鎖住自己得寸進尺的貪慾。同時,還要找到一架梯子,讓自己不平衡的心,安下來。這架梯子就是:縱比而不橫比。(提要)

網友“千江月”引用了朱德庸的一段話:一個男人帶著一顆誠摯的心去尋找女人。一個女人也帶著一顆誠摯的心去尋找男人。他們彼此相遇,但最後還是失敗了。因為他們忍不住比較了一下到底誰的心更誠摯。

這段話讓我想到這樣一個似乎古往今來都難以破解的宿命:共苦容易同甘難。你看,大到得了天下的皇帝與大臣,小到經過千辛萬苦創業而獲得財富的合作伙伴,多是創業時雖九死一生,但共苦的大有人在。相反,一旦大功告成,本來該享福了,昔日情同手足、生死與共的搭檔,不少卻反目成仇。

歷史上,智如張良者,能功成身退,故得善終。蠢如韓信者,自侍功高,不知進退,結果丟了性命。這樣的故事,翻翻歷史,俯拾皆是。

為什麼人類共苦容易而同甘難?原因各色各樣。在我看來,共苦靠義氣,同甘靠智慧是重要原因之一。

重義支撐共苦,不言自明。而且中國人重義,一個義字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體現。不信問問自己,有誰會認為自己不講義氣?雖然一個人是否重義最終要靠別人評說。

的確,在每個中國人心裡,義差不多和孝等同,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道德標準。所以,恐怕沒有哪個中國人願意承認自己不孝、不義。相反,我們常聽到的一句凜然大話是,“即使你對我不仁,我也不能對你不義”。由此觀之,在中國傳統的五德“仁義禮智信”中,義可能是淪喪最少的。因此,義這一不太稀缺的道德基礎,使得我們往往能夠做到共苦。

同甘靠智慧則不同,因為支撐同甘的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小聰明、小算計,而是大智慧。

今晚看電視,臺灣的國民黨籍立委邱毅明天將入獄,他在電視裡不無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