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八頁一二行虜埶*(必)*弱則為患微矣據刊誤刪。
一五八九頁一一行特加三綬按:集解引通鑑胡注,謂“三綬”疑當作“王綬”。 後一頁
後漢書卷四十八 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 第三十八
楊終字子山,蜀郡成都人也。年十三,為郡小吏,太守奇其才,遣詣京師受業,習春秋。'一'顯宗時,徵詣蘭臺,拜校書郎。
注'一'袁山松書曰:“時蜀郡有雷震決曹,終上白記,以為斷獄煩苛所致,太守乃令終賦雷電之意,而奇之也。”
建初元年,大旱谷貴,終以為廣陵、楚、淮陽、濟南之獄,徙者萬數,又遠屯絕域,吏民怨曠,乃上疏曰:“臣聞‘善善及子孫,惡惡止其身’,百王常典,不易之道也。'一'秦政酷烈,違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二'高祖平亂,約法三章。太宗至仁,除去收孥。'三'萬姓廓然,蒙被更生,澤及昆蟲,功垂萬世。陛下聖祖,德被四表。今以比年久旱,醔疫未息,'四'躬自菲薄,廣訪失得,三代之隆,無以加焉。臣竊桉春秋水旱之變,皆應暴急,惠不下流。自永平以來,仍連大獄,有司窮考,轉相牽引,掠考冤濫,家屬徙邊。加以北征匈奴,西開三十六國,頻年服役,轉輸煩費。又遠屯伊吾、樓蘭、車師、戊己,民懷土思,怨結邊域。傳曰:
‘安土重居,謂之觽庶。’'五'昔殷民近遷洛邑,且猶怨望,'六'何況去中土之肥饒,寄不毛之荒極乎?'七'且南方暑溼,障毒互生。愁困之民,足以感動天地,移變陰陽矣。陛下留念省察,以濟元元。”書奏,肅宗下其章。司空第五倫亦同終議。太尉牟融、司徒鮑昱、校書郎班固等難倫,以施行既久,孝子無改父之道,先帝所建,不宜回異。終覆上書曰:“秦築長城,功役繁興,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珠崖之郡,光武絕西域之國,不以介鱗易我衣裳。'八'
魯文公毀泉臺,春秋譏之曰‘先祖為之而己毀之,不如勿居而已’,以其無妨害於民也。'九'襄公作三軍,昭公舍之,君子大其復古,以為不捨則有害於民也。
'一0'今伊吾之役,樓蘭之屯,久而未還,非天意也。”帝從之,聽還徙者,悉罷邊屯。
注'一'春秋:“昭公二十年,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公羊傳曰:“畔也。曷為不言畔?為公子喜時之後諱也。春秋為賢者諱也。何賢乎公子喜時?讓國也。
君子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賢者子孫,故君子為之諱。”
注'二'前書音義曰:“父族、母族、妻族也。”
注'三'太宗,文帝也。史記曰:“文帝德至盛也,豈不仁哉。”除去收孥相坐之律也。
注'四'“醔”字或作“牛”。疫,病也。
注'五'元帝詔曰“安土重遷,黎人之性”也。
注'六'尚書盤庚序曰:“盤庚五遷,將治亳,殷人諮胥怨。”亳,今河南偃師,故曰“近遷洛邑”。
注'七'毛,草也。爾雅曰:“孤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又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狻��敝劣謐@醯�街�募�!毖圓幻�⒒募��甭墼抖��潛卮說匾病�
注'八'元帝初元三年,珠崖郡反,待詔賈捐之以為宜□珠崖,救人飢餓,乃罷珠崖郡。光武二十一年,鄯善、車師王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還其侍子,厚加賞賜。介鱗喻遠夷,言其人與魚□無異也。
衣裳謂中國也。楊雄法言曰:“珠崖之絕,捐之之力也,否則鱗介易我衣裳。”
注'九'公羊傳曰“毀泉臺何以書?譏爾。築之譏,毀之譏,先祖為之而己毀之,勿居而已”也。
注'一0'公羊傳曰:“襄公十一年作三軍。三軍者何?三卿也。”昭公五年傳曰:
“舍中軍。舍中軍者何?復古也。”言舍之與留,量時制宜也。
終又言:“宣帝博徵髃儒,論定五經於石渠閣。方今天下少事,學者得成其業,而章句之徒,破壞大體。宜如石渠故事,永為後世則。”於是詔諸儒於白虎觀論考同異焉。會終坐事繫獄,博士趙博、校書郎班固、賈逵等,以終深曉春秋,學多異聞,表請之,終又上書自訟,即日貰出,乃得與於白虎觀焉。'一'後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
注'一'與音預。
時太后兄恚�韭砈危�黧譜允兀�謊抵鈄印V沼肓謂簧疲�允榻渲�唬骸爸瘴乓⑺粗�瘢�殺任荻�猓昏鈰��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