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底是一股什麼樣的大力推動著TCL的全球化程序?坊間有許多說法,諸如大賭大贏的企業思維、管理團隊的膨脹、利益的平衡、做大的榮耀、發展民族工業的迫切和衝動、成為媒體中心的誘惑等等,所有這些判斷或解釋,如果不依事件的發展順序展現出來,就顯得武斷而不合情理。

TCL的全球化,始發於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而正是那場嚴峻的危機,在韓國崛起了一個世界一流的公司———三星電子。對比三星,我們會更清楚地看到TCL的問題。

三星有隻千里眼:從壓頂危機中看到了數字時代的朝霞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波及韓國,眾多韓國財團皆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度日。三星業務也全面告急:長期負債,最糟糕時達到180億美元,幾乎是公司淨資產的3倍;生產管理不善導致庫存嚴重;擁有過多的非核心資源;那一年一個月的虧損額達到1700億韓元(按當時的匯率計算合億美元),金融危機將三星逼近了生死絕境。一個好運當頭的人不會捶胸頓足———“為什麼這種事發生在我身上?”痛苦和危機才會促使人去尋找所有事物的源頭。危機告訴李建熙,同質產品拼價格只有死路一條,唯有去創造新價值才是生路。危機中的三星掌門人###熙與新上任的總裁尹鍾龍果斷決定實施數字化轉型。這是個被媒體過度渲染的過程,眾多分析多側重於三星的裁員、縮減費用、處理不良債權及沒有利潤的事業,而唯獨忽視了在一片黑暗壓頂中,三星領頭人卻看到了數字時代的朝霞。尹鍾龍說:“你不能在預見了未來之後便坐等它實現。要創造未來。”

歷史留下了兩個耐人尋味的細節。第一個細節是三星掌門人的果敢和決斷。1998年3月22日,###熙發表悲壯的宣言:“為了克服危機,我甚至不惜拋棄生命、財產及名譽來挽救三星!”就是這個“除了老婆和孩子,什麼都要變”的掌門人###熙,還在1995年的時候,因為三星的一款手機品質遭到客戶投訴,他帶領2000名員工,把價值5000萬美元的問題手機、傳真機、無線聽筒碾成碎片。他確信,公司發展的最大障礙是自以為是,否定自己才有可能實施管理創新。為了獲得現金推進轉型,###熙將每年銷售達5億美元、淨利潤過億美元的富川半導體工廠賣給美國仙童公司(FAIRCHILD),這是當年他個人投資並苦心經營的工廠,可謂“傾家蕩產”。

第二個細節是別開生面的“生死對策大會”。1998年7月末,在新羅飯店,20多名三星電子最高層為最終的結構調整改革召開了影響深遠的“生死對策大會”。10多小時的會議過程充滿了緊張和悲壯的氣氛。會議結束時,作為副會長的尹鍾龍以身作則,首先寫出有軍令狀意義的“辭呈”。接著,大家都寫出了,表示如果到當年年底為止沒能進行改革,或改革不到成功,全體都將辭職。公司緊急組成了行動團隊(Task Force),兩週內確立了結構調整的計劃。尹鍾龍給他的團隊下達的命令是,在5個月之內三星電子管理層裁員30%,非管理層裁員35%。尹鍾龍因此而獲得了“從西方來的管理瘋子”的稱號。有了這種自上而下的決心做後盾,三星公司從1997…1998年兩年間,共整頓了包括小型家電及無線尋呼等在內的共34項產業、52個品種。

李東生: 視野的蔽障(2)

裁員只是更大的夢想的一部分。偉大的企業家在金融危機最深刻的時候,卻發現了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跨越的先機。高層團隊認真分析計算機、手機、CD機等數字時代中的寵兒,他們認準了這些產品共有的核心技術:半導體元件、大螢幕液晶顯示器、顯示驅動程式和晶片組,以及行動電話技術等。這個夢想孕育在1997年,一直等到1999年結構調整才取得實效,於是###熙與尹鍾龍借三星30年慶典,對外宣佈了“數字融合”戰略,即在未來成為“數字融合革命的一個領導者”的計劃。可以想見,在當時那麼困難的情況下,亞洲大多數企業都削減研發資金,三星卻加大投入,積極在全球招聘優秀的人才,600人的博士隊伍迅速超過了1000人,這需要何等的魄力和眼光。在危機最深重的時刻,尹鍾龍說出了他那流傳甚廣的一句話:“如果問我5年或者10年之後三星做什麼,其實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第一、第二、第三都是開發核心技術,這就是我的工作。”支撐三星成為一個擴張機器和利潤機器的根本,正是它對技術研發的高投入。沒有其他科技公司———無論英特爾、微軟還是索尼,在研發上的投入比三星多:2004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