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鬥爭無外乎就是人和地盤的鬥爭,權力說到底就是反映在對人和事的控制上,這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周書明這樣的目標達成等於是徹底奪走了他建立的根基,這個一旦失去,陸政東就等於空攥著兩隻拳頭,想發力也發不出了。眼睜睜看著自己被孤立,自己的力量一天天分崩離析,投誠的投誠,叛離的叛離,自己這個省長,真就成光桿司令了。周書明哪天不高興,將他逼出貝湖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就他現在在貝湖的實力而言,周書明想要放手而為也是難以行得通的,但他也不能不有所準備。
當然陸政東也不排除周書明這麼一手是為了交換,是在謀求如果離開貝湖之後的安排,以這樣的方式來贏得他所在系統的妥協。
或者這些想法周書明是兼而有之。
越是如此越是表現得沉靜,低調。這似乎跟他的傳奇色彩有點不相符,跟他以前的表現也不一致。一時間,人們充滿了猜測,說各種話的都有。包括周書明,也感覺陸政東在下一著非常陌生的棋。
陸政東這樣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貝湖的情況太過複雜,尤其周書明對貝湖的影響依然很大,短期內要想消除這些影響,讓貝湖吹滿新風,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幻想終歸是幻想,激情也只能是激情。一個政治家如果只靠幻想和激情去做事,那是要犯大錯誤的。盲目出招,急於求成,讓自己被動不說,弄不好會讓整個工作被動,會陷入到僵局,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他必須講求策略,是的,策略。陸政東從沒感受過,策略二字有如此重要。現在他是在逼迫著自己,放慢腳步,他要把一切先看清,先判斷出大的方向,然後再在細小處著手。
必須要一步一步來,而且一定要注意動作的隱蔽性,隱蔽二字同樣重要!他要在別人的步伐中找到改變局面的可能性,然後等時機成熟,再亮劍
陸政東的分析確實是猜到了十之八九,周書明這一招險棋確實有不少考慮,也是為下一步作鋪墊的。人一旦到達某一高峰,很有可能就滑坡了,周書明雖然未達到權力頂峰,但在貝湖他卻攀上了塔頂。他知道,這個位子是不可能長久讓你坐的,江山輪流坐,這是硬道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也是硬道理。
當再上不去的時候,山下就有人衝你招手了。每每想起這些,貝湖就會悲哀。但人必須有防患意識,雖然距離新一屆省部級的大調整還有些時間,可目前中央對省部級班子調整力度大,變動頻繁。
隨著中央大戰略的調整,他們這些人的命運,也時時刻刻處在變化之中。周書明就聽到很多不利訊息。周書明已經不年輕了,年齡優勢早已蕩然無存,只能算是吃老本的幹部,是一步步苦出來幹出來的,但人生總有謝幕的時候,因此他有他的想法,戀著位子不挪那不頂用,組織要求挪開時,就是再留戀也是沒有用的,必須無條件挪開,這就是原則。
與其被動挪開,還不如早作打算,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有可能出現的變局,這樣做既能鞏固他在貝湖的權力,又可以和陸政東所在的系統作為一種交換何樂而不為?
周書明對地位受到嚴重威脅不能對此毫無反應,該給陸政東臉色的時候,不妨也適當給一下。但周書明絕不想跟陸政東完全對立起來,那樣不明智。
省委書記跟省長說穿了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裡面肯定有鬥爭,但更多的卻是合作,是讓步或者妥協,一切事物行進的過程都是在讓步或妥協中迂迴前行的過程,針鋒相對只能導致分崩離析,兩敗俱傷,政治講究藝術,打個嘴巴喂塊糖是最最實用的藝術,用腳暗踢用手明拉是官場上最常見的合作方式。
當然有一點陸政東是沒有想到的,那就是詹繼東,自從發現自己的秘書梁先學和詹繼東不正常的關係之後,他也對詹繼東更為警惕,也聽到了一些風言風語,或者叫小道訊息,也暗中進行了一些瞭解,詹繼東最近一段時期在京城太過活躍不說,還有一些不好的苗頭,這讓周書明更是提高了警惕,不能讓詹繼東牽連到他這是他的原則,所以該提醒一下詹繼東讓其懸崖勒馬還是有必要的,但這件事做得不能太明顯,也不要太急。
詹繼東對於陸政東這一手有些意外,也有些失望,和常委會中的其他成員不同,他是希望周書明和陸政東能夠發生衝突,越是激烈越好,也只有這樣他在貝湖才會有一絲希望,哪怕這一絲希望是理論上的,也抵過一點希望都沒有。
但陸政東這一手讓他這樣的想法落空了,良久,詹繼東來到辦公室窗前,目光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