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四章 頂替參賽

,都是之前沒賣過的。”

“這個先不急,我是有另一件事想要找你幫忙。”王長壽開口說道。

“您是少爺,我就是一個報童,我能有什麼事情幫到你啊。”陳強一邊說著,一邊偷瞧王長壽的表情,想要從中找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只見王長壽開口說道:“我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所以我們班最近幾天一直在練習拔河,就是為了到運動會上和別的班比賽。但是上週末時候出了些意外,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在洋人的馬場騎馬,不小心摔斷了腿,所以現在拔河比賽少了一個人。”

“你該不會是想讓我去頂替那個受傷的同學吧?”陳強立刻問道。

“真被你猜中了。”王長壽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接著道:“你能教我怎麼拔河,你肯定也會拔河吧,所以我想讓你跟我們班一起參加運動會的拔河比賽。”

陳強卻搖了搖頭:“這樣不合適吧,我畢竟只是個報童,不是你們學校的學生。”

王長壽卻問了另一個問題:“你多大了?”

“十六。”陳強報的是虛歲,他要到明年春天才到十六週歲。

不過這年頭的人都習慣說虛歲,有的是虛一歲,有的則是虛兩歲,各地的習慣不同。

“哈哈,你和我們差不多大,我們找同齡人頂替,臨時頂替參加比賽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王長壽開口說道。

民國前期上中學的年齡並不是那麼統一,同一年級了,可能會有相差四五歲的情況,留級和跳級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當時的小學,一到四年級被成為“初小”,五六年級被稱為“高小”,有些上學晚的或者腦子笨的,要到十五六歲才能“高小”畢業,這種人讀到高中,至少也十八歲了。

就比如科學家李四光先生,由於早年是讀私塾的,所以到了十四歲才開始讀“高小”,按照現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計算,就是十四歲才讀小學五年級。不過牛人畢竟是牛人,雖然李四光先生十四歲才開始讀“高小”,但人家十六歲就拿到了官派的經費,去日本留學了。也就是區區兩年時間,便從小學四年級讀到公費出國留學。

而有些聰明的學霸,或者是上學比較早的人,十六七歲就讀大學了,而且上的還是名牌大學,比如“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先生,十六歲就進了北大讀書。

所以在那個時代的高中校園裡,你能看到十三四歲的小屁孩,也能看到二十歲的大哥哥。

以陳強的年齡,換上一身學生裝,和真正的高中生一樣。

言歸正傳。

陳強指了指自己身上那件摞著補丁的衣服,接著說道:“你看,我就是個破衣爛衫的報童,就我這身打扮,連你們學校的大門都進不去,更別說是去參加你們的運動會了!”

“這個好辦啊,我給你找身衣服。”王長壽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很大氣的說道:“反正運動會那天,我們都是穿背心和短褲,我送你一套!”

衣服對於窮人來說是比較貴的,閘北的貧民窟裡多的是衣不遮體的人,偏遠農村裡一家人穿一套衣服的情況也是很常見。但是對於能上得起私立學校的人來說,一套背心短褲值不了幾個錢。

陳強又搖了搖頭:“還是不行,拔河不能穿平底鞋,你看看我,沒鞋啊!我天天走街串巷的賣報,這鞋底都快磨沒了,比平底鞋還平。”

陳強穿的是一雙破布鞋,都露腳丫子了,還好現在不是冬天,否則腳上肯定會長凍瘡。

“沒關係,我給你找一雙膠底鞋!”王長壽毫不猶豫的說道。

這個時代膠底鞋也算是稀罕物,甚至要比皮鞋更加的稀缺。因為當時的中國基本上沒有橡膠工業,自然也就造不出膠底鞋。而且橡膠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不光是在中國,在很多地方,膠底鞋的價格都要比皮鞋貴。

橡膠樹在1904年才引入中國,1906年才種活。二十年代中國最大的一個橡膠園在臺灣,被日本殖民者控制著。解放後中國橡膠工業蓬勃發展,中國才能生產自己的膠底鞋,老解放鞋作為部隊的主力鞋,一穿就是50年。

有了衣服,有了鞋子,可陳強卻再一次搖起了頭。

“不行啊,少爺,我是個報童,一天不賣報,一天就沒有飯吃啊。”陳強指了指身上那個放報紙的破揹包。

“我倒是把這個給忘了。”王長壽想了幾秒,隨後開口說道:“我回去跟同學商量商量,給你湊兩塊錢,算是請你的薪水,這樣總行了吧!”

————————

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