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取笑:“這裡又有你什麼事兒?阿清有麻煩,要你這麼起勁道謝?” 小妹臉上一紅,扭身跑了。 元歌更加嬌笑起來。宋詞卻望著我輕輕點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這是《詩經·衛風》裡的句子,形容君子品德高尚,如精磨之美玉。我當不起這樣的盛讚,趕緊說:“既然沒事了,我們接著開會吧。”同時心裡忽然想起上午在四合院裡見到的那個青年,“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幾句話,用來形容他倒是不錯吧。 討論進行到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階段。 “模特兒公司請哪一家?頭牌是誰?” “劍舞表演是找武術隊還是找舞蹈隊?對場地有沒有特殊要求?” “背景音樂採用何種風格?” “如何通知媒體?要不要和電視臺合辦?” 宋詞和元歌又爭吵起來,她們幾乎在每一個環節上都會有分歧,往往要我參與意見才能得出答案。 開始我想不通她們如此不和,公司為什麼還敢派這樣兩個人來同時接待客戶。但是漸漸地,我猜出這其中的妙處來:因為兩人的意見往往相左,如果你不同意此,就一定會贊成彼。而彼與此都有充分的理由和完整的計劃可以說服客人與公司合作。這樣,無論兩人誰獲勝,公司都一樣受益。王朝的老總的確有統治一個王朝的心計。 爭執間,宋詞一隻手忽然微微顫抖,不時去領口處拉扯。一枚玉璧從領口跳出來,我無意中看到,忽然目瞪口呆,半晌,才口吃地請求:“宋小姐,我可以看看你的玉嗎?” “當然。”宋詞爽快地從脖子上取下玉墜。 可不可以想像唐詩宋詞元歌同臺演出(2) 我立刻緊緊地攥在手裡,彷彿攥著自己的命,一顆心幾乎停止跳動。 這是一枚極完美的龍紋玉璧,一望可知是出土古玉,因為錶殼有瑩潤寶光,是埋於地下多年,沾染色沁後,以人氣貼身珍存,慢慢盤玉數十年成就的。通體翠綠,底端忽然轉為瑩白,隱隱有青黑色,玉匠因地制宜,將翠的部分雕成龍,卻在玉的部分沿天然紋路刻出絲絲縷縷的雲捲雲舒,刀工精美,細如髮絲,龍蟠雲上,巧奪天工。多年不見天日,並未有損它分毫銳氣,相反,更使它有種溫潤含蓄之美。 最美的玉,發出最柔和的光。這是一塊不折不扣的寶玉。 我抬起頭,額上沁出密密一層細汗:“你這塊玉,哪裡來的?” 宋詞見我目不轉睛地看著玉璧,有些得意,語氣卻偏偏刻意平淡:“是別人求我爸辦事,當禮物送給我爸的。據說那人的祖上是個盜墓賊,有一次盜了個古墓,發現上百塊好玉,就此發達了,在琉璃廠開了鋪子,輝煌了幾代,可是後來不知怎地又弄窮了,只差沒有再去盜墓……我看這塊玉雕得可愛,就跟我爸要了來,到底也不知道是什麼年代,唐小姐,你是行家,給估個價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