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這個典故,只要是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出處。
“沒錯,看這款式,就是和氏璧啊……”
“天啊,怎……怎麼可能會出現在成吉思汗的陵宮內呢?”
“怎麼不可能,金滅北宋,二帝均被俘,北宋宮中珠寶被劫掠一空,當時就傳聞傳國玉璽被金人所得,後世蒙古滅金,這傳國玉璽在成吉思汗陵中,有什麼不可能的啊?”
“這時間也不對啊,蒙古滅金的時候,成吉思汗已經死了好幾年了……”
“嘿,我說郭老師,前幾天出土的那羊皮捲上,不是說了成吉思汗下葬的時間是在死亡八年之後的事情嗎?這麼一來,事情不就連上了?”
“這也不好說,從唐代以來,傳國玉璽的仿品多不勝數,僅是唐太宗李世民就仿了幾十個,說不定這個也不是真的呢……”
歐陽振武的話,讓原本處於驚愕狀態的眾人恢復了常態,不過指揮部頓時就變成了菜市場,議論聲紛紛四起,有說這是傳國玉璽的,也有反駁的,一時間誰都說服不了誰,乾脆都扯著嗓門比誰聲音大了。
這些老專家們,都是很純粹的學者,而且年齡也都差不多大,每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不存在誰領導誰,誰指揮誰的問題,也不存在什麼權威,一切都以事實說話,一切都用證物來評斷。
所以在這種相當和諧的學術氛圍內,爭吵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候為了一個小物件的斷代,兩位老專家都能吵得面紅耳赤的。
“咳咳……大家安靜一下,現在還沒有看到實物,先聽聽下面孟教授他們怎麼說吧?”
歐陽振武面對這幫子老頭,也是很無奈,在外面他是大部長,甚至有可能再進一步成為國家領導人,去到哪裡都是前擁後呼風光無限的。
但是在這些老人面前,歐陽振武充其量也就是個後勤服務人員,一個個和歐陽振武年齡差不多大的老傢伙們,每當缺少什麼工具了,第一時間就是找歐陽振武去解決。
不過歐陽振武的這番話倒是讓眾人冷靜下來了,他們就是在上面吵成一朵花兒,也不如陵宮內的人看的真切。
“老孟,你快看看,這到底是不是和氏璧雕琢的傳國玉璽啊?”一個老頭搶過話筒嚷嚷了起來。
“老孟不行,你鑑定物件的水平還不如我呢,你在潘家園買的那一櫃子假玉都能做反面教材了……”
這位和孟教授是同事,知道他喜歡收藏玉石,但幾十年下來,鑑定玉石的本事也沒什麼長進,買了一櫃子仿古假玉。
所以這考古和收藏雖然有著某種聯絡,但是絕對不代表考古學家一定就是收藏家和鑑定家,否則每年那麼多考古系畢業的學生,也不用去費力吧唧的找工作了,直接去各地古玩市場淘寶撿漏就能發財致富了。
反之亦然,像德叔那樣的草根鑑定家,雖然能說出物件的真假,但很多時候卻是無法引經據典,講出其出處來。
就在那位老教授在質疑孟教授的鑑定水平時,一位老專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小莊不是在嗎?他可是國內有名的玉石專家,讓小莊看,讓他看看……”
“對,對,小莊不是玉石協會的常任理事嗎?給他掌掌眼……”
“嗯,小莊還成,我信得過他,前兒幫我看了一塊玉,年代品質說的是絲毫不差……”
當提出讓莊睿鑑定這方“傳國玉璽”的建議後,居然使得指揮部裡眾多專家的意見統一了起來,這不禁讓歐陽振武有些納悶,開口說道:“莊睿還比較年輕,要不……我從故宮博物院聯絡個專門鑑賞玉璽玉器的專家來吧?”
歐陽振武知道莊睿在古玩圈子裡頗有建樹,並且還在潘家園開了個小店,搞了個私人博物館,但是以歐陽振武的想法,這鑑定古玩的一定要有個數十年的手眼功夫,莊睿未免太年輕了點吧?
“歐陽部長,這你就不知道了,小莊在古玩界的名聲可是大的很啊,尤其是在玉石行裡,那北地翡翠王的名聲,可不是白叫的……”
見到歐陽振武有點不相信莊睿的水平,一位老專家馬上站出來給莊睿正名了。
“沒錯,歐陽部長,我也聽過莊睿的名聲,他的確是國內非常著名的古玩鑑定專家,好像還搞了個網站……”郭局長雖然和莊睿打賭輸掉了,但是此刻也出來說了幾句莊睿的好話。
“吳教授,郭局長,晚輩可不敢當您二位如此誇獎,我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指揮部裡的音箱中傳來了莊睿的聲音,聽得歐陽振武不住的點頭,持才而不倨傲的年輕人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