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在帝都和皇宮中生活了這些年之後,康太后也十分清楚那些貴族子弟的模樣。欺行霸市,貪汙受賄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可到了真正用人的時候,那些貴族子弟比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兒子,自然強不到哪裡去。思索許久之後,康太后終於下了狠心,抱著與其將自己的命運交給那些敗家子手裡,不如交給塞亞,交給這個讓自己著迷而英俊的年輕人手中。
於是沒過多久,在有著東聖帝國數百支勝利之師的影子,以及他們勝利光輝籠罩下,號稱帝國第一校場的帝都東郊校場中,塞亞成了最後一個使用他的帝國元帥。
雖然幾乎看不到任何勤王護駕的隊伍,但此刻帝國最大的皇家校場之內,遠遠望去依然是人頭攢動,旌旗招展。
情急之下之下,帝都已放棄了最後一絲偽善的外衣,不顧原本早已已空空蕩蕩的帝國金庫,強行在各地抓募新兵。各地的官員為了完成分配給當地的新兵配額,早已不顧一切,大量年輕的社會底層子弟,被源源不斷的猶如貨物一般運抵了帝都。
三十萬人,三十萬眼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的普通百姓,就這樣匆匆忙忙的被集合了在一起。他們當中,甚至有大量連揮舞長矛都十分吃力的孩童,有白髮蒼蒼的老者。他們的身後,是數倍於他們的親人在流淌著淚水。
東聖帝國最後兩顆殘破的獠牙,就這樣拼湊在了一起。
短短不過月餘的時間,司徒元朗率領著司徒家族的大軍和東海叛軍,已然奪取了帝國三省一百四十一縣。叛軍所到之處,如若無人之境。各地原先還在為帝都歌功頌德的官員們,一個比一個迅速的投降到了司徒家族和列加的麾下。
眼看半壁江山已經盡數淪陷的康太后,只好不甘心的派出了自己的情人,率領著帝都最後的力量來拼死一搏。
臨危授命的帝國第一統帥塞亞,此刻用他那並不嘹亮的嗓音,生硬的朗讀著太后以及帝君的意旨。如此內援不足,外援不濟,彷彿將塞亞所有的底氣都抽走了一般。
他這個帝國第一統帥,雖說當的是風光無限,此刻又正是權傾帝都,平日裡擺擺將軍的威風給黎民百姓,皇親貴戚,帝君太后還可以。真的讓他帶兵打仗,他自己連一點把握都沒有。明明知道打仗不比和太后賞花調情那樣輕鬆舒心,但事到關頭,倘若自己臨危懼陣,想必太后必然會對自己的平日苦心經營的感官印象一落千丈。每想到此處,塞亞的心裡比殺了自己還要難受。
幾乎除了太后敵軍之外,沒有誰再能聽清塞亞的發言。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誓師大會,就這樣如鬧劇一般草草收場。三十萬新軍,加上東聖帝國最精銳的三萬近衛軍,環繞帝都一圈之後,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在塞亞的對面,則是由司徒元朗,炎康,東方朔等人率領的二十萬司徒東海聯軍。雙方在人數上,帝都方面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士兵的戰力以及質量上,帝都的軍隊卻完全落入了下風。
東聖帝國遼闊的戰場當中,南面是列加軍團,東海軍團,司徒軍團,以及魯西安軍團共計七十萬聯軍對陣寧素雅率領的二十萬帝國孤軍。中央則是司徒,東海二十萬聯軍對壘塞亞三十萬大軍,而最北方,還有司徒元成所率領的十餘萬守軍,憑藉著谷關天險,牢牢的將奇摩以及大秦的聯軍阻擋在帝國之外。
帝都最後的希望,寄託於奇摩大秦聯軍能夠在列加擊敗寧素雅之前,突破谷關天險;或者是寧素雅成功率大軍突圍而出,與塞亞合兵一處。
在如此最後的瘋狂當中,將近兩百萬將兵,不約而同的為了各自的目標進行著最後的衝刺。可能在不久之後,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將永遠的命喪他鄉,而又不知將有多少孤兒寡母流下可讓佑江氾濫的悲鳴。
第二十二章 迷局
【第四部 第二十二章 迷局】
肅寧城外,列加的三十萬大軍將小小的肅寧城圍困的水洩不通。連番強攻過後,肅寧城幾乎已經成了列加親王的囊中之物。雖說耗費的時間比預計的要長那麼一些,但列加依舊一掃前日的愁悶,滿面春風。另一方面,列加也在積極調動司徒家族,東海軍,魯西安三方面的部隊對於已經向北撤離的寧素雅部,加緊尾追堵截。
在給東海侯兼自己女婿炎舞陽的信中,列加更是意氣風發的指出:肅寧不日即克,寧素雅部已向北方逃竄。然愛婿身居全域性之脊柱,盼攜主力,勘清匪情,急奔快舉,雷霆之威,一舉克敵。
在炎舞陽收到列加密函的前一天,炎舞陽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將所承擔的重擔。寧素雅的二十萬大軍,已經趕到了殘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