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
矛盾終於激化了。
11月29日,山東局勢尚未明瞭,龍謙再次電奏朝廷,為自己整頓廣東巡防營而辯解。這不過是爭取時間的一招,不管有沒有用,先發一份電報再說。電文是洪粵誠代為起草的,文辭極佳,通篇充滿了委屈的味道,對自己一心為朝廷反而受斥責很不理解。最後講了,廣州、肇慶巡防營已改組完畢,各自成立了一個旨在彈壓地方維護地方治安的保安團,無法恢復舊制了,其餘地區照朝廷諭旨暫不動了。但兩個保安團業已編成,不宜再變。
11月30日,兩廣總督周馥電奏朝廷,肯定了龍謙的意見,認為廣州府目前已經平靜,不易再動了。
孚琦沒有訊息。
這一次朝廷反應迅速,12月2日,軍機處電示廣東,既然廣州、肇慶兩府巡防營已經改編完畢,可不再變動。唯廣州、肇慶保安團之指揮權歸廣州將軍,所有官佐,均須廣州將軍認可。
這是明確無誤的訊號。
接電後,孚琦立即派員聯絡龍謙到將軍府議事。龍謙卻不在廣州,第五鎮司令部說統制官去肇慶府了。來將軍府接受命令的是第五鎮參謀長司徒均。孚琦對司徒均說,聽說貴部派了一批軍官到保安團任職?司徒均說是。原有的官佐很不稱職,提督大人從第五鎮遴選了一批軍官幫著保安團練兵。孚琦說,龍提督的用意是好的,但貴部軍官都是北方人,人地兩生,言語不通,多有不便。而保安團乃地方武力,還是用當地人為好。我想,還是讓他們回去好了。司徒均問什麼時候調回去,孚琦說我想檢閱下保安團,待檢閱儀式後,你就可以將你們的人調回去了。司徒均問何時檢閱,孚琦早有成計,說四天後,就在法政路學校操場。司徒均答應了。孚琦說,給龍提督帶個話,屆時請他也來,畢竟這個保安團也有他的心血。司徒均說將軍大人的話我一定轉告我家提督。
孚琦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從此建立忠於自己的武裝部隊,廣州保安團就是第一支。看到第五鎮知趣,孚琦心裡很高興。
龍謙並未去肇慶,他就在第五鎮司令部“藏著”。司徒均回來後報告了龍謙去將軍府的情況,龍謙面無表情。一個幾百人尚無戰力的保安團並不是什麼要緊事,他在考慮朝廷的真正態度。但是當晚收到了一份來自山東的電報,只有四個字“岳父病重。”
這份電報讓龍謙緊張起來,立即下令召回王明遠、封國柱等人。
電報是約定的密語。岳父病重就是指山東發生了不利於蒙山軍的重大變故。如果是長子病重,則是指關外魯山,妻子病重則是中樞有不利於自己的重大決定。
電報局不在自己掌握之內,這樣做是沒得辦法的事。山東出了什麼問題現在不清楚,龍謙必須做最壞的打算。
12月4日晚的會議參加者只有八個人,龍謙、司徒均、王明遠、封國柱、連樹鵬、曹敏忠及代理情報處長的王之峰。記錄是歐陽中,不過他沒有發言權。
“十有**,朝廷更換了山東巡撫,其他的,我想不會。”與山東的聯絡一直正常,龍謙不認為部隊會出什麼問題。
“可是,為什麼他們要動山東呢?”王明遠很是不解,“之峰,什麼時候能收到山東準確的訊息?”
“不好說。江處長就在山東。或許情報已經在路上了。”
“司徒,通訊問題必須解決了。向美國人買的遠端收發報機什麼時候可以到?”
“還不清楚。應當跟劉曉琪一同回來。”司徒均搖搖頭,他對無線電玩意兒也不懂,至少德軍尚未裝備,至於可靠性就更談不上了。參謀處組建的通訊科目前還在草創,因為龍謙指示以無線電通訊為主,所以拼命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加以學習研究。
“弟兄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了。看來滿清是要先解決咱們了,他們明白,不動山東只動廣東不行了。樹鵬,部隊的武器彈藥情況如何?”龍謙手裡有裝備處詳細的報表,但他還是問了連樹鵬一句。
“山東最近連續送來兩批槍械彈藥,計有步槍四千支,輕重機關槍七十三挺,迫擊炮二十四門。部隊槍械火炮都沒有問題,但如果大規模擴編就不夠了。子彈炮彈及手榴彈都是按計劃運送的,夠七個基數。”
七個基數就是七天的消耗。但消耗的標準定的比較高,是按照與德軍交戰的消耗確定的,如果是與北洋軍打,省一些用,或者還有繳獲,至少可以堅持半月或者更多。
“立即通知山東開足馬力生產,僱傭德國人或美國人的輪船再送廣州幾批。並儘量從禮和洋行手裡購買彈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