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一口氣,當初他沒有全部種植大白菜,只種了一半的大白菜,結果沒想到這一半的大白菜躲過了一劫,難道說自己是有先見之明,有預知的避開了這一劫?

“那就好,不過這一次的暴雨也給了我們一個提醒,那就是農場的排水系統不是很完善,非洲的雨季持續的時間不短,像這樣的大的暴雨雖然不會很多,但是我們也必須提前做好準備,我準備著手完善一下農場的排水設施,你看怎麼樣?”

林全想了一會,張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卻並不僅僅只是想到了排水,非洲分為雨季和旱季,雨季的時間很長,旱季的時間也不短,農場在雨季會面臨洪澇,在旱季卻會面臨乾旱威脅,既然這樣的話,為何不能直接建立一個系統,將雨季的雨水收集起來,然後在旱季的時候讓這些雨水能夠灌溉農場,以免農場缺水。

其實非洲的降雨量雖然很大,按理說是不應該缺水的,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非洲的旱季的時間很長,加上溫度很高,所以平原地表的水分會很快的蒸發掉,因此很多地方會出現缺水的現象,而非洲的基礎設施很差,很多人在中國的農村地區可以看到很多的水庫、水塘等蓄水的基礎設施,其實這些主要是在1956年農村合作社建立起來之後發動群眾修建起來的,有的時候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事情聽起來是很讓人反感的,比如農村合作社,大家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所以大家都反感它,即便是知道糧食減產會餓肚子,但是在合作社裡面,大家都不願意積極生產,因為生產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所以餓肚子是大家一起餓,但是出力氣,大家就都會偷懶,結果合作社的情況才會越來越糟。

等到合作社結束之後,大家再看,農村的水庫、水塘再沒人管了,誰還有力氣去發動那麼多人出力氣苦哈哈的去修水庫,沒有人願意,結果現在農村裡面的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大量的淤泥被沖刷進了河流小溪和池塘水庫裡面去了,然後農村的河流池塘就漸漸的乾涸了,這並不是個別現象,這在農村是普遍現象。

不過現在地方上又開始建設新農村了,原來的那些老舊的基礎設施又在更新。

不過在非洲,根本就沒有人去搞基礎設施,非洲的水源豐富,所以大家根本就不用去費力氣挖水池蓄水,所以除了一些天然的湖泊和溪流之外,在非洲是很難見到池塘的。

就拿林全他們農場為例,他們的農場就在一條小溪的旁邊,這條河流水流量並不很大,不過卻要肩負塔瑪小鎮好幾千人的飲用,還好這裡沒有工廠,不然的話這條小溪的水是絕對不夠的。

而在雨季,這條小溪的水流量會暴漲,但是大家都不缺水,而一旦到了旱季,尤其是旱季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了之後,這條小溪因為得不到新鮮的水源,所以河流會逐漸的乾涸,雖然不至於斷流,但是情況卻也不樂觀,到了旱季的時候,很多人不得不跑更遠的地方去打水了,一些人乾脆在家裡面打了口水井,吃水井裡面的水。

而普通居民可以這樣,因為他們的用水量不是很大,但是林全他們的農場卻不行,一百畝的農場,說大不算大,但是說小也不小,一天怎麼說都要消耗至少十幾噸的水,如果不是採用先進的滴灌設施的話,這個消耗量還會更高一些。

而即便是十幾噸的消耗量,光靠水井是完全不夠的,水井的水其實就是地下水位,雖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樣子,但是這東西來水比較慢,而且地下水也不適合用來灌溉農作物,最好還是用地表水。

而有了這一次的經歷之後,林全就在想,既然雨季的水用不完,幹什麼不挖一個水庫,把水儲存起來?

第二十二章 迴圈系統

“張哥,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挖一個水庫蓄水排水什麼的,這樣的話到了旱季我們也不用擔心沒水用了。”

想到什麼說什麼,林全並沒有藏著掖著的意思,他還是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至於決定權,那都在張川的手中,他只是提供一個意見和建議而已。

張川在聽到了林全的建議之後,並沒有立刻下結論,而是仔細的考慮了一會,修水庫這種事情說起來簡單,但是真的做起來還是比較麻煩的,純粹用人力來開挖,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要挖一個需水量幾萬立方的水庫,需要挖掘的泥土數量絕對不止幾萬個立方,中國農村的那些池塘和水庫雖然多,但是都不是很大,這才能用人力挖掘,要是工程量太大的話,人力是根本就不夠用的。

不過現在修水庫是簡單的多的,有一大批的機械可以用,不過這些機械請過來都是要花錢的,而且單單隻為了一個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