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曹操要召叢集雄討伐董卓,他必定會響應,並且借出陳留郡作為會盟之地。
曹操在東郡待了不過一日,便有名士程昱聞風前來,投入曹操麾下。之後曹操告別了荀彧,帶著程昱、陳宮二人直奔彭城而去。
徐州如今乃是陶謙的轄地,陶謙為人忠厚,加上曹操行刺董卓的義名徹響天下,於是陶謙便以徐州刺史之位相讓。
曹操疑心一向很重,陶謙無故以刺史之位想讓,便懷疑陶謙有意試他,便堅決的推遲了。陶謙見曹操表情堅定,便稱讚曹操乃是仁義君子,便也沒有提及轉讓州郡之事。
曹操先是釋出矯詔,召集天下諸侯討伐董卓,之後便在陶謙的資助下招募鄉勇,不過數日響應之人,如雨駢集。陽平樂進領兵數百前來相投,山陽李典也帶了十餘高手前來投奔曹操。
之後曹操的族人夏侯惇、夏侯淵引數千人相投,此二人在南華老仙的細心調教之下,如今已經是超一流中階的高手,而且還人手一把仙器!讓曹操不用擔心,自己麾下缺少猛將先鋒。
夏侯惇兄弟來投沒有幾天,曹操的族人曹仁、曹洪、曹純引兵千餘人,前來投奔投!這三人也都被南華細心調教過,各有各的一身本領。
曹仁精通兵法,實力在超一流中階。曹洪富有智略、為人忠肝義膽,於前些時日達到突破到超一流,南華便也讓他出師了。而曹純雖然實力只有一流高階,與曹操相若,不過卻精通練兵之術,所以南華也讓他出師了。
在本族兄弟和前來投奔的豪傑相助下,曹操的勢力迅速擴張,不過數日之間便聚集了六千多精壯鄉勇,而且鎧甲兵器齊全,更是有戰馬三千騎!
曹操還得到了徐州的兩大家族,曹氏和陳氏的支援,並且承諾若是曹操有意入主徐州,他們定然會鼎力相助。
本來徐州有三大家族,不過糜氏已經搬遷到了鄴城,這也成了曹操的一大遺憾!糜氏乃是有名的商賈家族,若是得他們相助的話,曹操要彙集勢力就更簡單了,起碼不缺錢糧。
陶謙見曹操短短時間便聚集了如此多良將強兵,便將麾下的四千丹陽精兵盡數送予曹操,希望曹操能夠將這些桀驁不馴的悍卒,治得服服帖帖的。陶謙還允諾,曹操大軍的糧草、兵器全部由徐州提供,讓曹操專心練兵。
曹操得了四千丹陽兵,兵馬勢力擴張到了萬人,將四千丹陽兵交給曹純調教,再稍稍的整合了一下軍隊,訓練他們的默契。
在訓練了軍士幾天後,曹操與陶謙便動身前往陳留酸棗,會盟諸侯商議討伐董卓一事。而此時的董卓,卻依舊沉醉於酒池肉林,過著腐敗糜爛的日子。
董卓放縱部屬作亂,弄得洛陽烏煙瘴氣,民不聊生,時常有百姓遷居他地,希望逃離這個深不見底的大沼澤!
以往繁榮昌盛的洛陽,如今已經變得死氣沉沉,大街上也不見人煙,只有不時走過的一對對西涼兵。
人們都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尤其是家中有年輕女眷的,不是逃亡外州便是將女眷藏匿在地窖之中,免得被西涼兵發現給糟蹋了。
荊州刺史袁紹,在接到了曹操的矯詔之後,便聚集麾下文武,引兵甲五萬前往酸棗會盟。
而曹操的檄文也紛紛到達各州郡,各地諸侯不論是嫉妒董卓,還是心繫漢室都紛紛響應,只有冀州王劉辯婉拒信使,言不會輕易出兵。
曹操的檄文一共召集了十一鎮諸侯:
第一鎮,後將軍九江太守袁術,領兵甲三萬前來會盟。
袁術在袁紹逃離洛陽後,不久也離開了洛陽,並且逃亡到揚州,得到九江郡當地世家的支援,坐上了太守之位。
如今袁術麾下擁兵五六萬,而且還在不斷擴大中,也算是一強勢崛起的諸侯了,起碼他並不像演義中說的那麼無能。
第二鎮,河內太守王匡,領兵甲兩萬會盟。
第三鎮,後軍校尉鮑信,領兵甲一萬會盟。
鮑信的兵馬被荀彧收走後,便一直隱居在老家泰山郡,苦練武藝。在聽聞了曹操釋出檄文後,便想荀彧討要回了兵馬,前去參加會盟。
第四鎮,廣陵太守張邈,同其弟張超,領兵甲兩萬會盟。
歷史被改變之後,張邈失去了陳留太守之位,反而降弟弟的廣陵太守之位坐上,而其弟張超只能在旁輔佐。不過這些都是蝴蝶效應了,張邈兄弟自然不可能知道。
第五鎮,徐州刺史陶謙,領兵甲四萬會盟。
第六鎮,北平太守公孫瓚,領兵甲三萬會盟。
公孫瓚雖然已經歸順